[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防护的电缆桩以及电缆桩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9112.3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3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深圳)能源物联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8 | 分类号: | G08B21/18;G08B25/08;G08B7/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防护 电缆 以及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防护的电缆桩,包括桩体、光纤、光电探测器、控制模块、警示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控制模块、警示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均设置在桩体上,光电探测器、警示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光纤铺设于地下电缆的上方,光纤的两端与光电探测器连接;其中,通信模块用于与运维平台通信;光电探测器用于检测光纤中传输的光的参数变化,当光纤受到破坏导致光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光电探测器输出一预警信号;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预警信号时启动警示模块发出警示,并控制通信模块将预警信号发至运维平台,运维人员第一时间可以获取到信息,进而阻止破坏事件进一步发生,减少破坏事件带来的损失,提高了运维人员发现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桩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防护的电缆桩以及电缆桩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地下电缆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通常采用电缆桩来防止电缆受破坏,目前传统电缆桩多采用水泥浇筑形式,没有任何智能化功能,只能被动地起到提醒作用,需要依赖人工定时巡视来发现电缆受破坏的情况,人工巡视效率低下,存在极大的滞后性,无法及时发现损坏情况,容易进一步加重电缆外力破坏的严重程度,导致一系列人身安全问题以及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传统的电缆桩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电力系统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防护的电缆桩以及电缆桩监测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水泥浇筑形式的电缆桩无法及时发现电缆受破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防护的电缆桩,包括桩体、光纤、光电探测器、控制模块、警示模块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警示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均设置在所述桩体上,所述光电探测器、警示模块以及通信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光纤铺设于地下电缆的上方,所述光纤的两端与所述光电探测器连接;
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运维平台通信;
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光纤中传输的光的参数变化,当所述光纤中传输的光的参数发生变化时,所述光电探测器输出一预警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预警信号时启动所述警示模块发出警示,并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将预警信号发至所述运维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环绕在所述桩体的周围。
进一步地,还包括桩体角度检测模块,其用于检测所述桩体是否倾斜,并在检测到所述桩体倾斜时,输出所述桩体的倾斜角度,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将倾斜角度发至所述运维平台。
进一步地,包括GPS定位模块,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其用于检测所述桩体的位置并输出位置信息,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将位置信息发至所述运维平台。
进一步地,包括光感模块,所述光感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且设置在所述桩体的外表面,所述光感模块设有感光阈值,当所述桩体周围环境的光照强度低于感光阈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警示模块发出警示。
进一步地,包括本地维护模块,所述本地维护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其用于初始激活、数据配置以及数据维护。
进一步地,包括太阳能充电模块,所述太阳能充电模块包括光伏板和电源,所述光伏板设置在所述桩体的外部,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桩体的内部,所述光伏板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用于为所述警示模块、通信模块、桩体角度检测模块、控制模块、GPS定位模块、光感模块以及本地维护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的电缆桩的所述光电探测器,多个相邻电缆桩的所述光纤围合呈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模块通过声音或发光的其中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警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深圳)能源物联网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深圳)能源物联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9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