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丝镀锌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8013.3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3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冬冬;许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冬冬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C23C2/38;C23C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丝 镀锌 工艺 | ||
1.一种钢丝镀锌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对线胚进行酸洗法处理,使线胚表面的氧化铁皮被除去,为后续的镀锌处理提供良好的表面条件;随后将经过酸洗法处理后的线胚放入烘干箱中进行烘干处理,除去在酸洗过程中侵入钢基中的氢,消除线胚的氢脆;
S2:将S1中经过处理后得到线胚进行热处理,待到线胚冷却后将线胚通过拉丝机进行冷拔拉丝处理,随后得到优质的钢丝;对得到的钢丝进行清洗并烘干后通过镀锌装置进行镀锌处理,使钢丝表面镀上一层厚度均匀的锌层,从而提高钢丝的使用寿命;
S3:对镀锌后的钢丝进行刮锌处理,清除镀锌钢丝表面所附着的锌灰和锌渣;最后对经过镀锌处理的钢丝性能进行检验,将检验合格的钢丝进行打包收库;
S2中采用的镀锌装置包括一号支撑轴(1)、二号支撑轴(2)、阻尼装置(3)、防尘壳体(4)和镀锌池(5),所述防尘壳体(4)包括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所述上壳体(41)安装在所述下壳体(42)上方,且所述上壳体(41)和下壳体(42)之间的连接是可拆的;所述一号支撑轴(1)和二号支撑轴(2)分别安装在所述下壳体(42)顶部的两侧部位,并与所述下壳体(42)顶部转动连接;且所述一号支撑轴(1)和二号支撑轴(2)的一端均贯穿所述防尘壳体(4)侧壁,并分别于安装在所述防尘壳体(4)外侧的电机相连;所述一号支撑轴(1)和二号支撑轴(2)外表面分别均匀设置一组放线工字轮(11)和收线工字轮(21),所述放线工字轮(11)和收线工字轮(21)分别与所述一号支撑轴(1)和二号支撑轴(2)外表面紧密结合,且所述放线工字轮(11)外表面缠绕有钢丝;所述镀锌池(5)安装在所述防尘壳体(4)内部并位于所述放线工字轮(11)和收线工字轮(21)的中间部位;所述阻尼装置(3)安装在所述放线工字轮(11)与所述镀锌池(5)的中间部位;所述阻尼装置(3)包括压紧辊(31)、一号平台(32)、三号支撑轴(33)和支撑杆(34),所述一号平台(32)安装在所述下壳体(42)底部上表面,且所述一号平台(32)上表面靠近所述下壳体(42)侧壁的部位均匀设有一号槽(321),所述支撑杆(34)底端嵌入一号槽(321)中并与一号槽(321)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杆(34)底端通过弹簧与所述一号槽(321)下底面相连;所述压紧辊(31)通过三号支撑轴(33)与所述支撑杆(34)顶部转动连接;所述镀锌池(5)侧壁靠近底部的部位对称设置有固定辊(51),所述固定辊(51)与所述镀锌池(5)侧壁转动连接,且所述固定辊(51)外表面进行过光滑处理;通过阻尼装置(3)的作用,避免了放线工字轮(11)所放出的钢丝之间发生互相缠绕的现象,且降低了移动的钢丝振动幅度,提高了钢丝镀锌的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丝镀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34)侧面设有二号槽(341),所述一号平台(32)靠近所述一号槽(321)的部位设有稳定杆(322),所述稳定杆(322)一端嵌入二号槽(341)中并与二号槽(341)内表面紧密接触,另一端与所述一号平台(32)上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杆(322)侧面通过一号弹簧(323)与所述一号平台(32)上表面相连,且所述一号弹簧(323)处于拉伸状态;通过稳定杆(322)的作用,使得支撑杆(34)在支撑压紧辊(31)作用于钢丝时能够保持稳定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丝镀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辊(31)与所述钢丝的结合部位设有固定环(35),所述固定环(35)内表面设有环形固定块(351),所述环形固定块(351)嵌入了所述压紧辊(31)表面所设置的一号环形槽(311),所述环形固定块(351)与所述一号环形槽(311)紧密结合;所述固定环(35)外表面设有二号环形槽(352),且所述钢丝嵌入所述二号环形槽(352)中;通过固定环(35)的作用,使得钢丝在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远动轨迹,避免钢丝在移动过程中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丝镀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环形槽(352)内表面的截面为半圆形,且所述二号环形槽(352)内表面的半径为所述钢丝半径的2-3倍;通过二号环形槽(352)的作用使得钢丝移动时的轨迹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冬冬,未经黄冬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801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