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吸盘结构的电动折弯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55087.1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7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包徐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百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3/18 | 分类号: | B21D43/18;B21D5/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赵宇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吸盘 结构 电动 折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吸盘结构的电动折弯机,所述装配支架和控制机台电性连接,装配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之间的安装底板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通过啮合的固定滑块连接有动梁组件,装配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前送料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有吸盘结构的电动折弯机,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压板装配体可以在前后和上下移动,从而控制压板装配体整体移动位置,实现活动压板的折弯距离和折弯位置调节,方便使用,通过左毛刷板和右毛刷板对钢板进行支撑,控制机台不受干扰,方便人员对其操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折弯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吸盘结构的电动折弯机。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
全伺服智能钣金折弯加工中心,相比其它类型的折弯机,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能耗低,机器不运动,电机不耗电,基本无噪音;2、折弯工件时,工件不动,通过模具上下运动来实现工件成型,折弯精度高;3、折弯工件编程好,无需人工操作,工件旋转折弯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操作安全简单;4、折异形可以不用更换模具来实现大部分异形件,成本低。
现有的折弯机不能自动上下料,且不方便对折弯机进行整体控制操作,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吸盘结构的电动折弯机,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带动压板装配体可以在前后和上下移动,从而控制压板装配体整体移动位置,实现活动压板的折弯距离和折弯位置调节,方便使用,在送料框架上设置有左毛刷板和右毛刷板,通过左毛刷板和右毛刷板对钢板进行支撑,并设置有侧挡指,同时配合推送板对对钢板进行位置校正,保证钢板的放置端正,固定吸盘吸附钢板的一侧,在第三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吸盘装置带动钢板移动位置,实现上下料,方便使用,控制机台独立于装配支架设置,在装配支架工作时,控制机台不受干扰,方便人员对其操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吸盘结构的电动折弯机,包括装配支架和控制机台,所述装配支架和控制机台电性连接,装配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之间的安装底板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通过啮合的固定滑块连接有动梁组件,装配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前送料台,所述动梁组件包括水平底板和竖直侧板,竖直侧板的下端和水平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水平底板的上表面和竖直侧板之间等距离的连接有加强板,水平底板的下表面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活动连接,竖直侧板远离水平底板的一侧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上活动连接有压板装配体,第二滑轨之间的竖直侧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上通过的固定滑块与压板装配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机台设置在装配支架的一侧,控制机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电控操作台。
优选的,所述装配支架的一侧设置有盖板和检修门,装配支架的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罩,第一电机罩与压板装配体的上端套接。
优选的,所述前送料台包括送料框架、左毛刷板和右毛刷板,送料框架的中间位置上设置有安装凹槽,送料框架两侧的上表面分别铺设有左毛刷板和右毛刷板,安装凹槽的一端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丝杆,第三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凹槽的另一端连接,安装凹槽两侧的上表面对称连接有第三滑轨,第三滑轨上活动连接有吸盘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百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百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5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抑制恶性肿瘤的蛋白序列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天线调谐装置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