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煤矿井下采空区高温区域热源位置反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54991.0 | 申请日: | 202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9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任万兴;石晶泰;郭庆;刘鑫;杨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N25/2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翩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煤矿 井下 采空区 高温 区域 热源 位置 反演 方法 | ||
1.一种用于煤矿井下采空区高温区域热源位置反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现场条件判断选取采空区可能的高温空间;
步骤二、在已选取的高温空间内,选择四个任意三点不共线的监测点A、B、C、D,构建一个四面体模型,并测量对应监测点的温度值TA、TB、TC、TD;
步骤三、选取四面体中的任意一个面,并求取对应三角形的三边中垂线,三条中垂线相交,将该面在高温空间内的延伸面划分成六个区域;
步骤四、将三角形所对应的三点温度两两比较,以两点之间连线的中垂线为分界线,获得六个区域中的三个相对高温区域;三次比较后,所获得的三组相对高温区域的交集区域即为该面的高温区域;
步骤五、重复步骤三、四,将四面体模型的另外三个面也做同样处理,获得四面体各个面的高温区域;
步骤六、将每个面所获得的高温区域均沿垂直于对应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棱柱;
步骤七、四个棱柱相交,初步获得高温热源所在的空间区域;
步骤八、以步骤七所获得的空间区域为基础,再次在该空间区域外的高温空间内选取四个任意三点不共线的监测点,构建包含或等同于该空间区域的四面体模型,并测量四个监测点的温度值;重复步骤三-七,缩小热源所在的空间区域,直至所求区域符合现场应用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采空区高温区域热源位置反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若步骤七所获得的空间区域为四面体,则以该空间区域为模型,选择四面体的四个点作为监测点,测量温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井下采空区高温区域热源位置反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八中,使用热电偶测温方式对监测点进行温度测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499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