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躺井”井下积液排出的复合排水采气管柱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51465.9 | 申请日: | 2020-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勇;冯强;杨永青;周后俊;崔海军;李东林;鲍作帆;成琪;秦诗涛;张秀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E21B17/00;E21B33/06;E21B33/03;F04B53/14;F04B5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梦 |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发区第***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躺井 井下 积液 排出 复合 排水 管柱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躺井”井下积液排出的复合排水采气管柱,包括柱塞防喷管、柱塞地面控制系统、采气树、柱塞、速度管柱、管柱接头、封隔器和球座;柱塞防喷管设置在采气树上方并与采气树连接,柱塞地面控制系统与柱塞防喷管连接;速度管柱的顶端与采气树连接、底端通过管柱接头与封隔器的顶端连接,球座螺纹连接在封隔器底端;柱塞可沿管柱上下往复活动地设置在速度管柱内;封隔器采用憋压坐封、上提解封型的封隔器;管柱接头、封隔器和球座的最大外径均与速度管柱的内径一致;该复合排水采气管柱及其方法能够持续、高效的将“躺井”井底积液排出,而无需其他能源,且实施过程中具有清洁、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藏的排水采气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躺井”井下积液排出的复合排水采气管柱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气井普遍产水,在天然气开采中,随着气藏压力和天然气产量的降低,产量无法满足临界携液流量,产出水或凝析液会逐渐滞留在井底形成积液,不断增加的井底积液会严重影响采气效率,部分积液井甚至被压死,无法生产,损失严重。仅苏里格气田就存在上千口因井底积液严重造成气井无法生产的“躺井”。
现阶段,适用于“躺井”的井底排液技术主要有机抽、电潜泵、氮气气举等技术。机抽技术由于施工成本高、周期长、井下泵体故障维修困难等因素现场应用较少,电潜泵排液技术由于施工复杂、电能提供困难且不环保等因素造成其推广效果不佳,氮气气举排液技术由于施工成本高、施工效果持续时间短、投入产出比高等不利因素造成推广困难。
因此,如何建立一种新的的排水采气方法,将“躺井”积液环保、持续、高效排出井筒,使其快速回复产能,为气田“躺井”积液的治理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对提高气田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躺井”井下积液排出的复合排水采气管柱,以实现“躺井”井下积液持续、高效的排出,达到解决“躺井”有效治理、产能恢复的目的,满足现场施工需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用于“躺井”井下积液排出的复合排水采气管柱实现复合排水采气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躺井”井下积液排出的复合排水采气管柱,包括柱塞防喷管、柱塞地面控制系统、采气树、柱塞、速度管柱、管柱接头、封隔器和球座;其中,
柱塞防喷管设置在采气树上方并与采气树连接,柱塞地面控制系统与柱塞防喷管连接;速度管柱的顶端与采气树连接、底端通过管柱接头与封隔器的顶端连接,球座螺纹连接在封隔器底端;
柱塞设置在速度管柱内,其柱塞包括柱塞、减震弹簧和减震筒;柱塞本体为柱形结构,其包括由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的捞径部、鱼骨形部和圆柱形部一体成型构成,其鱼骨形部的最大外径处略大于圆柱形部的下部外径,并与速度管柱的内径相适应;自圆柱形部的底面上沿轴向开设有盲孔,且在盲孔的对侧孔壁上沿轴向对称开设有两个条形通孔,在两个条形通孔底侧分别自外向内插装有两个紧定螺钉;减震筒为一顶部设有开口、底部封闭的筒体结构,且其顶部的对侧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螺孔;减震筒的顶部套装在柱塞本体底端的盲孔内侧并通过安装在其侧壁上的两个紧定螺钉活动固定在圆柱形部上;减震弹簧上部设置在插装在盲孔内、下部设置在减震筒内;
封隔器采用憋压坐封、上提解封型的封隔器;管柱接头、封隔器和球座的最大外径均与速度管柱的内径一致。
进一步地,该用于“躺井”井下积液排出的复合排水采气管柱还包括配套使用的一个可溶球和多个泡腾球;其中,可溶球采用能够被井底积液溶解的可溶材料制成,且其球径与球座相适应;泡腾球采用能够遇水反应生成气体的材料制成,泡腾球的外径小于球座的最小内径,保证其能够落入井底。
进一步地,可溶球为镁铝合金球。
进一步地,封隔器采用Y241型封隔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14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工取样器
- 下一篇:一种板材封边带开槽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