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水用明开方法建水下隧道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50371.X | 申请日: | 2020-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1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郑凯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凯权 |
| 主分类号: | E02D29/077 | 分类号: | E02D29/077;E02D29/063;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692 | 代理人: | 马会强 |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水 开方 建水 隧道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水用明开方法建水下隧道,包括用挖泥船进行挖泥,形成基坑,在基坑的两边打镀锌管桩,镀锌管桩通过槽钢连接,挡沙板安装于若干镀锌管桩上,在基坑的两边设置木牛,每一木牛通过拉筋与部分挡沙板连接,注入海沙,使得海沙掩盖住若干木牛,形成两个挡水坝,在基坑上设置两个前拦截,在每一前拦截的外侧设置另一个挡水坝,通过四个挡水坝围成一个施工基坑,对施工基坑进行抽水,然后开始建设水下隧道。使用此治水用明开方法来建设水下隧道,施工简单,造价便宜,且在施工基坑里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不会由于外部原因而影响到施工的进程,很好地确保了整体的施工进度,确保最终完成的水下隧道的质量,安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上隧道建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水用明开方法建水下隧道。
背景技术
一些城市区域交通往来受到江河湖海的制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渐增长,城市的水下隧道作为改善两岸交通往来的新方式,数量逐渐增多。
城市的水下隧道与水上桥梁相比,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不受环境因数影响,更安全,且建设水上桥梁会影响到船的行驶航道,还需要经常进行维修,因此,水下隧道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多。
目前常见的水下隧道建设方法复杂,施工难度大,且无法连续不间断地建设。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水用明开方法建水下隧道,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用挖泥船进行挖泥,形成基坑;
S2.在所述基坑的两边分别每隔1.5m打入一根镀锌管桩;
S3.所述基坑的每一边的所有所述镀锌管桩通过槽钢连接;
S4.在所述基坑的每一边都安装若干挡沙板,每一所述挡沙板安装于若干所述镀锌管桩上;
S5.在所述基坑的两边分别设置有若干木牛,每一所述木牛设置于若干所述挡沙板远离所述基坑的一侧;
S6.每一所述木牛通过拉筋与部分所述挡沙板连接;
S7.通过在每一所述木牛和若干所述挡沙板之间注入海沙,使得海沙掩盖住若干所述木牛,形成两个挡水坝;
S8.在所述基坑上设置两个前拦截,每一所述前拦截的一端与所述基坑的一边的所述镀锌管桩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坑的另一边的所述镀锌管桩连接;
S9.在每一所述前拦截的外侧设置另一个所述挡水坝,通过四个所述挡水坝围成一个施工基坑;
S10.对所述施工基坑进行抽水,然后开始建设水下隧道。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每一所述镀锌管桩为φ114mm的镀锌管桩。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所述槽钢的数量为若干条,所述槽钢的尺寸为80mmX80mm,所述槽钢通过使用8#的铁丝来连接两根所述镀锌管桩,部分所述槽钢形成第一层横梁,另外部分所述槽钢形成第二层横梁。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若干所述挡沙板由所述镀锌管桩的下方往上方开始安装,且每一所述挡沙板通过10#的铁丝安装在所述镀锌管桩上,两个所述挡沙板之间通过胶条螺丝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每排所述挡沙板的数量为六个,且由下而上的第三个挡沙板和第五个挡沙板开设有穿孔,每一所述拉筋的一端固定于一所述穿孔内,另一端与所述木牛连接。
进一步地,第五个所述挡沙板部分外露于水面上,且第六个所述挡沙板全部位于水面上。
进一步地,每两排所述挡沙板之间通过彩条布进行连接,所述彩条布用于防止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凯权,未经郑凯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503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