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9350.6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6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徐进云;孙玉;刘燕军;吴玲;张朝;周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3/02 | 分类号: | D06M13/02;D06M13/224;D06M13/256;D06M13/292;D06M13/352;D06M15/53;D06M101/30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王瑞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撑苯 二噁唑 纤维 纺丝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纺丝油剂的复配原料质量百分比组成为:抗静电剂5~15%、平滑剂35~50%、乳化剂25~40%和调整剂5~10%,各组份质量之和为100%。该制备方法是先将平滑剂和调整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15~125℃,搅拌均匀冷却至75~85℃,再将乳化剂和抗静电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冷却至40~60℃,过滤即得。本发明得到的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纺丝油剂油剂性能优异,适用于PBO的纺丝生产,能赋予纤维适宜的抗静电性、平滑性、耐磨性、可洗性等性能,完全满足上游生产和下游制造工艺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纤维加工中的助剂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PBO)是一种直线型聚芳杂环液晶聚合物分子。PBO最初是由美国空军实验室于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耐高温性能的复合材料而开发的增强材料,其纤维的强度、模量、耐热性和抗燃性,特别是PBO纤维的强度超过钢纤维,甚至于可凌驾碳纤维之上,是21世纪超级纤维,但由于一直受到合成工艺的限制,不能合成大分子量的PBO聚合物,其优越的性能也不能体现出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直到1998年10月才开始正式商业生产。然而作为特殊用途的高性能纤维,PBO作为军需品只有在欧美和日本销售,对我国禁销,价格也很昂贵,因此我国一直在进行PBO的自主研发。
PBO纤维的开发需要配套的专用油剂,这对于PBO纤维的生产和应用非常重要。该类纤维采用液晶相浓溶液的干喷湿织法,这就需要油剂浓度在15wt%~20wt%之间的纺丝原液,然后在90℃~200℃的温度下进行干喷湿纺,这需要油剂具有很好的耐热性,不能在加热过程中分解失效,也不能由于受热而发生颜色改变导致纤维发黄变色。然后纤维经过5mm~250mm的空气层后,到达低温凝固水浴,分子取向结构被保留下来,再经过水洗、干燥以及对初生丝在300~650℃进行热牵引处理,以定型纤维结构和消除纤维之间的空隙,提高纤维的模量,这就要求油剂不仅耐热性能好,还要有极好的可洗性,能够在后续的工序中脱去,此外,PBO在加工工程中,还要经过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等工序,要求油剂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摩擦特性、温湿度适应性以及较好的含有均匀性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纺丝油剂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纺丝油剂,其特征在于,该纺丝油剂的复配原料质量百分比组成为:抗静电剂5~15%、平滑剂35~50%、乳化剂25~40%和调整剂5~10%,各组份质量之和为100%。
本发明解决所述制备方法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纺丝油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平滑剂和调整剂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115~125℃,搅拌均匀冷却至75~85℃,再将乳化剂和抗静电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后冷却至40~60℃,过滤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得到的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纺丝油剂油剂性能优异,适用于PBO的纺丝生产,能赋予纤维适宜的抗静电性、平滑性、耐磨性、可洗性等性能,完全满足上游生产和下游制造工艺的需求。
2.本发明得到的纺丝油剂耐磨性良好,经实际应用,企业现场效果反馈,在不使用含耐磨组分油剂情况下,纺丝生产线会产生大量白色粉末,加入耐磨剂后会消失。
3.通过剩余含油量可测定可洗性指标,加入普通纺丝油剂得到的纤维含油量在5%水平,而加入本纺丝油剂后纤维的含油量在3%左右,水洗后可降到0.5%以下,证明本发明得到的纺丝油剂可洗性良好。
4.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93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聚芳噁二唑短纤维纺丝油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园林陡坡植物栽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