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同时自动上料的双层式板材压瓦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7199.2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方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刚 |
主分类号: | B65G13/06 | 分类号: | B65G13/06;B65G4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庐***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自动 双层 板材 输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同时自动上料的双层式板材压瓦输送装置,包括压瓦装置主体、压辊和接料板,所述压瓦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压辊,且压辊的前后两侧皆贯穿压瓦装置主体,所述压瓦装置主体一侧的上下两端皆固定安装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顶端设置有防偏移机构,且压瓦装置主体靠近接料板的一侧设置有存放机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存料仓,所述连接板的后端皆固定安装有放板箱。本发明有效防止了在对板材进行插入时,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频繁的弯腰操作可能会使得操作人员腰部酸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了损害,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同时自动上料的双层式板材压瓦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在进行板材进行生产加工时,大都需要使用压瓦装置对板材进行生产加工,压瓦装置是由放料、成型、后成型切割组成生产的机器,它的彩板外观平整美丽、漆纹均匀、强度高、经久耐用,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如厂房、仓库、体育馆、展览馆、影剧院等房面和墙体,且现在为了提高板材的生产效率,大都使用双层式的压瓦装置对板材进行加工,双层的压瓦装置不仅可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同时压制不同形状的板材进行加工,大大提高了板材的生产速率,而现在的双层压瓦装置在进行上料时,都是由操作人员将板材进行抬起,对板材进行一块一块的进行上料,对板材进行加工,现有的双层式板材压瓦输送装置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实现多元化,因此可知现有的双层式板材压瓦输送装置已经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现在的双层式板材压瓦输送装置在对板材进行加工时,大都不能将板材进行同时插入接料板上,进行同步加工,而需要操作人员一个一个的将板材抬起,然后将板材投入接料板内部,在操作人员对第一块板材进行投入时,会对第二层的接料板进行遮盖,导致操作人员对板材进行插入时,会变得十分繁琐,需要将板材进行对齐,费时费力,不能进行同时上料,导致板材加工时会出现时间的偏差,使得操作人员需要频繁的弯腰操作,长时间工作下,可能会使得操作人员腰部酸痛,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次对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了损害,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可同时自动上料的双层式板材压瓦输送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同时自动上料的双层式板材压瓦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不易将板材进行同步上料,且频繁的弯腰操作可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损伤,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同时自动上料的双层式板材压瓦输送装置,包括压瓦装置主体、压辊和接料板,所述压瓦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压辊,且压辊的前后两侧皆贯穿压瓦装置主体,所述压瓦装置主体一侧的上下两端皆固定安装有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顶端设置有防偏移机构,且压瓦装置主体靠近接料板的一侧设置有存放机构,所述存放机构包括存料仓,所述压瓦装置主体靠近接料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存料仓,且存料仓内部前端的上下两侧皆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后端皆固定安装有放板箱,且放板箱的背面皆焊接在存料仓的内壁,所述放板箱内部的底端开设有走料槽,且走料槽的前后两侧皆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连接板的底端设置有推料机构,且推料机构包括第一滑杆,所述连接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滑杆,且第一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滑杆,且第二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的顶端中部固定安装有隔块,所述第二滑套的前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第三滑杆,且第三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套,所述第三滑杆的外侧缠绕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靠近第二滑套的一侧焊接在第一弹簧外壁,所述第一弹簧远离第二滑套的一侧焊接在第三滑套的外表面,且第三滑套的前端固定安装有轴杆,所述轴杆的前端贯穿存料仓通过轴承与存料仓活动连接,两组所述轴杆的外侧皆通过传动机构相连接,且存料仓正面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刚,未经方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7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频谱管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基于LSTM神经网络算法模型的能效趋势预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