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捩带切割承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4284.3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09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伟;何彬华;陈植;周岭;吴继飞;李聪健;何登;熊贵天;谢翔;腾达;吴灿;李阳;王慧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K26/38 | 分类号: | B23K26/38;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孙杰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捩 切割 承载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捩带切割承载装置,属于转捩带生产领域,包括框体和承载部;所述框体内形成具有顶部开口的安装空间,所述承载部设置在所述框体内,所述框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装置的负压口;所述承载部包括吸附网板和调位组件,所述调位组件包括伸缩杆和承托板;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承托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框体相对固定,使得所述承托板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顶部开口;用于承载转捩带的所述吸附网板放置在所述承托板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捩带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捩带切割承载装置。
背景技术
真实飞机在空中飞行时,由于飞行雷诺数很高,飞机各部件表面附面层几乎全是紊流状态。而在风洞试验当中,由于试验雷诺数比较低,因此在模型表面有相当长的一段层流附面层,这就造成了模型表面附面层状态与真实飞机有着较大差别。这种差别使风洞试验中雷诺数的影响变得复杂并且无规律。如果在模型试验时采用附面层人工固定转捩的方法,使得模型表面附面层与飞机相似,则雷诺数影响的修正可大为简化。
人工固定转捩就是在试验模型表面一定位置处人为地引入一些扰动源(粗糙元),强迫附面层由层流转捩成紊流状态。
在风洞试验试验时,常用的固定转捩方法是在模型表面粘贴金刚砂、微型玻璃球、锯齿型铜片或柱状粗糙元,这种粘贴在模型由层流到紊流附面层转捩位置上的条状粗糙元称转捩带。
而转捩带上的粗糙元需要进行精密控制,从而保证初始预设的粗糙元能够与风洞实验得到的结果进行对应,从而得到有效的结论。
而且由于粗糙元是个相对微小的单元,其切割的时候需要对转捩带基体本身进行足够稳定的固定,调节转捩带基体位置的时候也需要相当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捩带切割承载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转捩带切割承载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捩带切割承载装置,包括框体和承载部;
所述框体内形成具有顶部开口的安装空间,所述承载部设置在所述框体内,所述框体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连接负压装置的负压口;
所述承载部包括吸附网板和调位组件,所述调位组件包括伸缩杆和承托板;
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承托板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框体相对固定,使得所述承托板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顶部开口;
用于承载转捩带的所述吸附网板放置在所述承托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外的一侧设置有抽屉件;
所述抽屉件能够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框体。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承载部还包括定位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用于将所述承托板位移量扩大显示的位移扩大副,以及测量所述位移扩大副的位移量的位移感知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位移扩大副包括水平定位轨、斜定位轨和斜滑块;
所述水平定位轨固定在所述安装空间底部;所述斜定位轨与所述水平定位轨滑动配合使得所述水平定位轨能够水平滑动;
所述斜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斜定位轨远离所述水平定位轨的一侧;
所述斜滑块与所述承托板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位移感知副包括挡片和多个间隔设置的感光件;
所述挡片固定设置在所述斜定位轨的一侧;
所述感光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的底部,一侧用于感知所述挡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42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