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的环保建筑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44162.4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16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高秀娟;刘恩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C25/00 | 分类号: | B02C25/00;B02C23/14;B02C4/08;B02C4/28;B02C4/42;B02C23/00;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周文 |
地址: | 2501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环保 建筑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环保建筑设备,包括粉碎箱,轮轴,粉碎轮,从动带轮,粉碎电机,主动带轮,V带,接线排,线缆,粉碎料导斗,粉尘传感器,物料传感器,磁铁环和支撑腿。本发明建筑垃圾导斗,连接管,固定座,缓冲板,铁质杂质吸附板和缓冲弹簧的设置,有利于吸附建筑垃圾中的铁质杂质,并可进行缓冲导流工作,避免建筑垃圾下落时出现卡塞,保证处理效果,将建筑垃圾置于建筑垃圾导斗内部,通过铁质杂质吸附板进行吸附铁质杂质,同时建筑垃圾冲击铁质杂质吸附板,可使得缓冲板在固定座内部动作,即可通过缓冲弹簧进行缓冲工作,以使得建筑垃圾通过连接管进入粉碎箱内部,即可进行粉碎工作,保证导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环保建筑设备。
背景技术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队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得渣土、弃土、弃料、余泥及其他废弃物,粉碎是化工生产中一种单元操作,是一种纯机械过程的操作,对于体积过大不适宜使用的固体原料或不符合要求的半成品,要进行加工使其变小,这个过程就叫粉碎。
目前建筑垃圾都会通过粉碎机进行处理。
但是现有的环保建筑设备还存在着无法吸附处建筑垃圾中的铁质杂质,粉碎中容易出现灰尘导致环境污染,不便于进行移动粉碎后的排放垃圾和智能化控制程度低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智能化的环保建筑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环保建筑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环保建筑设备存在着无法吸附处建筑垃圾中的铁质杂质,粉碎中容易出现灰尘导致环境污染,不便于进行移动粉碎后的排放垃圾和智能化控制程度低的问题。一种智能化的环保建筑设备,包括粉碎箱,轮轴,粉碎轮,从动带轮,粉碎电机,主动带轮,V带,接线排,线缆,粉碎料导斗,粉尘传感器,物料传感器,磁铁环,支撑腿,铁质杂质缓冲吸附导斗结构,环保防污灰尘吸附储存筒结构,分隔式粉碎料收集移动箱结构和可调节式智能控制移动座结构,所述的粉碎箱的内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通过轮轴安装有粉碎轮;所述的粉碎轮设置有两个锯齿状不锈钢轮,并且啮合设置;所述的轮轴的前端键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的粉碎箱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分别螺栓连接有粉碎电机;所述的粉碎电机的输出轴前端键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的粉碎电机设置有两个,并且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的主动带轮通过V带和从动带轮摩擦传动连接设置;所述的粉碎箱的右下侧螺钉连接有接线排;所述的接线排和线缆之间电性连接设置;所述的粉碎料导斗的内部上侧左右两壁分别螺钉连接有粉尘传感器和物料传感器;所述的粉碎料导斗的下端螺纹连接有磁铁环;所述的支撑腿设置在粉碎料导斗的外侧;所述的铁质杂质缓冲吸附导斗结构和粉碎箱相连接;所述的环保防污灰尘吸附储存筒结构和粉碎箱相连接;所述的分隔式粉碎料收集移动箱结构和磁铁环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式智能控制移动座结构和线缆相连接;所述的轮轴,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V带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的铁质杂质缓冲吸附导斗结构包括建筑垃圾导斗,连接管,固定座,缓冲板,铁质杂质吸附板和缓冲弹簧,所述的建筑垃圾导斗的下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连接管;所述的建筑垃圾导斗的内部上侧左右两壁分别螺钉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的内部分别轴接缓冲板的上端;所述的缓冲板的上表面螺钉连接有铁质杂质吸附板;所述的缓冲板的下部螺钉连接有缓冲弹簧,并且缓冲弹簧的下端与建筑垃圾导斗的内壁螺钉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环保防污灰尘吸附储存筒结构包括环保型排尘箱,过滤网板,拆卸框,集尘筒,环保型防污储尘芯和排尘风机,所述的环保型排尘箱的内部左右两壁分别螺钉连接有过滤网板;所述的环保型排尘箱的左右两侧出口处分别纵向螺栓连接有拆卸框;所述的拆卸框的外侧出口处螺栓连接有集尘筒;所述的集尘筒的内部螺钉连接有环保型防污储尘芯;所述的集尘筒的外端出口处螺纹连接有排尘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理工学院,未经齐鲁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41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上互动教育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多功能办公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