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2391.2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洁;杨俊强;刘峰;刘然;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0 | 分类号: | B60L53/30;B60L53/62;B60L53/66;B60L53/51;B60L53/52;B60L5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站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充电桩利用率低,车辆充电难的问题,具体涉及一种充电站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充电站模块、充电站动力模块、通信模块、能源模块和限位模块;充电站模块包括充电站本体和充电模块,充电模块用于为车辆充电;充电站动力模块用于驱动充电站本体运动;通信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卫星通信以获取充电桩本体所在区域的相关信息;能源模块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风能供电模块和蓄电池供电模块;限位模块用于限制充电站本体的运动;控制模块可基于通信模块、能源模块的信息制定相关措施;通过本发明可实现多辆汽车同时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站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虽然很多充电桩是可以共享的,特别是快充桩和公共充电桩,均为共享式,但这种共享并没有发挥供电设备的最大效率;另外一方面,单个充电桩的成本并不便宜,设置一个充电桩的成本在好几千元,但是先进单个充电桩由于并不处于较大使用时间,从而导致充电桩的限制,如居民小区的停车场中的充电桩,很多是电动车主独占的,利用率很低,即使是公共停车场所的充电桩,认为它是独享的可能更确切,因为车主几乎不可能在车辆中等待充电完毕,然后及时地移出车辆让下一等待中的车辆进入充电;所以,即使充电满了,也得等车主下班或完成了要办的事情后才能去移出车辆;在现今提出共享经济的时代,其提倡物品在闲置是共享给其他用户使用,进而提高使用率,从而节省成本。
但在电动汽车方面,由于充电桩并不能随便移动,它始终固定在每一个位置,即对应于一个汽车停车位,由于车位被车辆占用使其它车辆无法享用闲置的充电桩,导致使用率低,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充电桩利用率低,车辆充电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充电站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模块、充电站模块、充电站动力模块、通信模块、能源模块和限位模块;所述充电站模块包括充电站本体和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设置于所述充电站本体侧部,用于为车辆充电;所述充电站动力模块安装于所述充电站本体的底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以驱动所述充电站本体运动;所述通信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均安装于所述充电站本体,并且均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与卫星通信以获取所述充电桩本体所在区域的相关信息,所述相关信息为区域天气信息、不同时刻车流量、区域充电车数量中的任一项;所述能源模块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风能供电模块和蓄电池供电模块,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安装于所述充电站本体顶部,用于采集光能,所述太阳能供电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并将采集的光能转化为电能以存储在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中;所述风能供电模块安装于所述充电站本体顶部,用于收集风能,所述风能供电模块与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并将采集的风能转化为电能以存储在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中;所述蓄电池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充电模块和所述充电站动力模块供电;所述限位模块安装于所述充电站本体的底部,并与所述控制模块通信连接,以限制所述充电站本体的运动;所述控制模块可基于所述通信模块、所述能源模块的信息制定相关措施,所述相关措施包括触发所述限位模块工作、启动或关闭所述充电模块、启动或停止所述充电站动力模块中的任一个。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组件和悬臂装置,所述悬臂装置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充电站本体侧部,所述充电组件装设于所述悬臂装置侧部;所述充电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充电组件相对于所述悬臂装置的纵向轴线对称设置;所述悬臂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悬臂装置设置于所述充电站本体的周侧以分别承载对应的所述充电组件。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充电组件并联设置;所述充电站本体通过设置的多个所述充电组件可同时为多辆汽车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新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3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