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CN-LSTM的个体位置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2144.2 | 申请日: | 2020-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0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远;张宇;吴升;李代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8/22 | 分类号: | G06F18/22;G06F18/15;G06N3/042;G06N3/0464;G06N3/0442;G06N3/08;G06F16/953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cn lstm 个体 位置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GCN‑LSTM的个体位置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集用户的轨迹数据;步骤S2:度量用户轨迹的相似性;步骤S3:根据得到的用户轨迹的相似性,利用图卷积网络提取用户的相似性特征;步骤S4:构建改进的GCN‑LSTM模型;步骤S5:基于相似性特征,采用改进的GCN‑LSTM模型提取用户轨迹的时间特征,得到预测结果。本发明顾及了用户轨迹相似度,利用图卷积模型对用户轨迹的相似性特征建模,有效地提取了用户间的相似性特征,更好地利用用户相似性提高个体位置预测的正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CN-LSTM的个体位置预测 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正在经历快速城镇化过程,人口在城市中的大量聚集对城市资源 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相对滞后的城市发展水平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 交通拥堵、人群踩踏等公共安全事件)。人的移动模式与城市资源分布息息相关, 理解人的移动规律,预测个体未来活动位置,能够支撑城市资源的合理配置,从 而更科学地应对有关城市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CN-LSTM的个体位置预测方法, 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体位置预测的正确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GCN-LSTM的个体位置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采集用户的轨迹数据;
步骤S2:度量用户轨迹的相似性;
步骤S3:根据得到的用户轨迹的相似性,利用图卷积网络提取用户的相似性特征;
步骤S4:构建改进的GCN-LSTM模型;
步骤S5:基于相似性特征,采用改进的GCN-LSTM模型提取用户轨迹的时间特征,得到预测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为:
步骤S21:对用户的轨迹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
步骤S22:设定格网单元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尺寸,分别以研究区域左侧边界和下侧边界为起始,向右和向上将研究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并对网格进行编码;
步骤S23: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计算对应的格网单元,用网格编号替换位置坐 标序列,将原始的用户轨迹转化为格网轨迹;
步骤S24:计算两个用户在相同时刻位于相同格网的数量,然后计算该数量占总时刻数的比值作为两个用户间的相似性。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4采用基于轨迹点相似性度量,计算方法如下:
其中,R,S分别表示两个用户的格网轨迹,rt和st分别表示t时刻的格网位置编 码,记录点数均为n,dist(rt,st)表示如果两个用户在t时刻在同一格网中记为1,否 则记为0;Eu(R,S)为两个用户在相同时刻位于相同格网的总个数,sim(R,S)表示两 者的相似性度量。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具体为:
步骤S31:利用用户间的相似性构建的相似性图矩阵;
步骤S32:根据得到的相似性图矩阵,采用图卷积网络对相似性特征建模来提取用户的相似性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1具体为:筛选出与要预测用户相似性超过设定阈值δ的 用户,然后计算这些用户之间的相似性,并进一步构建相似性图矩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21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