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切换液冷管串并联的管路装置、散热系统、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1982.8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3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吕孟桓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赵阳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液冷管 串并联 管路 装置 散热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液冷管串并联的管路装置、散热系统、切换方法,所述管理装置包括液冷管路组件,液冷管路组件包括若干管路和与管路连接的三通阀;管路包括进水管路和若干支管路;进水管路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第二支管路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三支管路和第四支管路;第一支管路、第三支管路和第五支管路连通;第六支管路与进水管路的进水口位置连通;第六支管路通过第三三通电磁阀与第四支管路连通。可以调节为并联配置有效降低温差,使其流经的各个冷却部件可以得到适当的温度散热策略,而当系统内需要加速循环散热各部件时,可以切换为串联配置,可以让其有效降低系统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中心散热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换液冷管串并联的管路装置、散热系统、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中心计算力的提高,对于新建的数据中心而言,最大的资金投入不是建筑本身,而是保证电力供应的设备成本以及机房制冷成本。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以冷板液冷服务器为核心,采用风液混合冷却架构,液冷解热量占系统总制冷量的80%以上,可极大降低数据中心系统PUE。
针对节能冷却和高密度支持的双重需求。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通过冷板直接接触服务器的发热组件、节省了空气换热环节,提高末端供水温度,进而将制冷系统的能耗大户压缩机省去,可实现降低制冷系统PUE的目的。如何根据季节的不同以及数据中心功耗的不同,进行散热功耗的调节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节能冷却和高密度支持的双重需求。冷板式液冷数据中心通过冷板直接接触服务器的发热组件、节省了空气换热环节,提高末端供水温度,进而将制冷系统的能耗大户压缩机省去,可实现降低制冷系统PUE的目的。如何根据季节的不同以及数据中心功耗的不同,进行散热功耗的调节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切换液冷管串并联的管路装置、散热系统、切换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切换液冷管串并联的管路装置,包括液冷管路组件,液冷管路组件包括若干管路和与管路连接的三通阀;通过调节三通阀的通路进行管路串并联的切换。并联可以有效降低冷却时经过的各部件的温差,如CPU/DIMM/VR及相关部件卡;而串联设计可以设计较小路径增加其循环速度有效加速散热,将两者优点结合,并透过三通电磁阀与系统温度检测机制可以有效做到切换应变液冷管串并联。
优选地,管路包括进水管路和若干支管路;三通阀包括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磁阀和第三三通电磁阀;支管路包括第一支管路、第二支管路、第三支管路、第四支管路、第五支管路和第六支管路;
进水管路通过第一三通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一支管路和第二支管路;第二支管路通过第二三通电磁阀分别连通第三支管路和第四支管路;
第一支管路、第三支管路和第五支管路连通;
第六支管路与进水管路的进水口位置连通;
第六支管路通过第三三通电磁阀与第四支管路连通。通过设置三通电磁阀进行管路的连通设置,进行串联通路和并联通路的选择,并没有分别设置两类不同的管路,节省了资源,进一步提高降温效率。
优选地,第一支管路、第三支管路和第五支管路通过第一三通连通。
优选地,进水管路的进水口位置处设置有支管路出水口;
第六支管路与进水管路的支管路出水口连接。
优选地,进水管路与第四支管路平行设置;
第六支管路与第二支管路平行设置;管路的平行设置进一步降低水流阻力,提升降温效率。
第四支管路上与进水管路支管路出水口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支管路进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19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