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短波全频段接收的可变频窄带干扰抑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40529.5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20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应文俊;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星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王大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短波 频段 接收 变频 窄带 干扰 抑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短波全频段接收的可变频窄带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输入信号利用二功分电路功分为两路,并分别采用全频段直采接收支路和宽带变频接收支路两个支路接收被二功分电路功分的两路输入信号;
步骤二、一路输入信号进入全频段直采接收支路,首先让可调陷波器对准干扰信号进行陷波,然后陷波后的全频段宽带信号由高速AD进行采集;
步骤三、另一路输入信号进入宽带变频接收支路,首先将需要陷波的干扰信号混频至中频中心频率,然后在中心频率处对干扰信号进行窄带晶体陷波,陷波后的信号由高速AD进行采集;
步骤四、将步骤二和步骤三中高速AD采集的信号输入FPGA中并将两路信号数据进行融合,FPGA将两路信号数据融合时,全频段直采接收电路输出信号数据中干扰信号附近频段接收数据被宽带变频接收支路接收数据替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短波全频段接收的可变频窄带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采用可调陷波器对强干扰信号进行一定程度的陷波,以保证在有强干扰信号时也不会对接收机灵敏度指标产生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短波全频段接收的可变频窄带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使用窄晶体陷波是利用其较为理想的窄带陷波特性,对干扰信号临近信道信号的影响比较小,以保证干扰信号临近信道信号的接收性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短波全频段接收的可变频窄带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通过混频电路中本振频率的变化,使固定频率的窄带晶体陷波器可以对准不同频率的干扰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短波全频段接收的可变频窄带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宽带变频接收支路只处理干扰信号及临近信道的信号,带宽大于可变陷波器的3dB带宽,一般不大于2MHz。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短波全频段接收的可变频窄带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同时抑制N个干扰情况时,所述全频段直采接收支路采用N路级联的可调陷波器,每一路可调陷波器调谐对准一路干扰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短波全频段接收的可变频窄带干扰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变频接收支路也对应分为N路,每一路对准一路干扰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将N路输出信号数据输入到FPGA中弥补全频段直采接收支路中对应的N路可调陷波器带来的接收信号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星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星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4052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