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7986.9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43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方映杰;游和求;刘曼丽;方征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映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K5/12;C08K5/13;C08K5/18;C08J9/10;C08J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兴林 |
地址: | 4176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 废弃物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塑料基废弃物进行清洗,烘干后进行加热熔融,并过滤除杂;检测过滤塑料熔液的熔融指数,加入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发泡剂调整熔液的熔融指数为5‑20,并熔融共混;将混合后的熔液进行造粒,得到塑料母粒;利用塑料母粒加工成型,得到塑料制品。本发明对塑料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自动化程度高,极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使得所塑料回收母粒具有较高的品质,提高了回收塑料的经济价值。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工艺简单,便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不易降解,使用后的塑料随意丢方,极易影响环境的美观。同时塑料中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极易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对塑料基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主要有:(1)焚烧发电;(2)垃圾填埋;(3)生物降解;(4)分类回收再利用。其中焚烧发电虽然在大批量处理塑料垃圾,但是利用废弃物所带来的经济产值相对较低,同时因燃烧也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垃圾填埋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并且塑料基废弃物极难降解,降解周期非常长,该方法所能处理的垃圾废弃物非常有限,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生物降解塑料剂废弃物具有局限性,其针对的塑料废弃物为可降解的生物塑料,而对于聚合度较高的聚乙烯等塑料则并不适用。
目前对塑料基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最为常用的技术方案是对塑料基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由于塑料种类繁多,可区分为热固性与热塑性二类,前者无法重新塑造使用,后者可以再重复生产。热可塑性其物理延伸率较大,一般在50%~500%。在不同延伸率下力不完全成线性变化。按分子结构可以将塑料分为线型结构,即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线型高分子化合物;体型结构,即具有这种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称为体型高分子化合物。有些高分子带有支链,称为支链高分子,属于线型结构。有些高分子虽然分子间有交联,但交联较少,称为网状结构,属于体型结构。两种不同分子结构的塑料,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性能。线型结构,加热能熔融,硬度和脆性较小的特点。体型结构硬度和脆性较大。塑料则两种结构的高分子都有,由线型高分子制成的是热塑性塑料,由体型高分子制成的是热固性塑料。而目前分类难度非常大,经济成本高昂,不能采用机械化分类,因此分类回收再利用对塑料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手段极难有效发展和使用。
部分塑料废弃物处理企业则是将塑料基废弃物直接进行造粒或熔融再利用,无需进行分类处理,这使得所制得的塑料颗粒性能相对较差,质量参差不齐,极难实现较大的商业价值。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塑料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该方法直接将塑料基废弃物未经过分类直接进行加热熔融处理,并调整熔融液中的组成,提高熔液的塑性、抗氧化等性能,获得品质优良的塑料回收母粒,并利用其加工成高附加值的塑料制品,实现了塑料剂废弃物高效回收处理,该处理工艺经济、环保且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
本发明的一种塑料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塑料基废弃物进行清洗,烘干后进行加热熔融,并过滤除杂;
S2、检测过滤塑料熔液的熔融指数,加入增塑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发泡剂调整熔液的熔融指数为5-20,并熔融共混;
S3、将步骤S2混合后的熔液进行造粒,得到塑料母粒;
S4、利用步骤S3获得的塑料母粒加工成型,得到塑料制品。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或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优选地,所述抗氧化剂为丁基化羟基苯甲醚、N-苯基-1-萘胺、N-苯基-2-萘胺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映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映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79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畸平导器、正畸矫治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时序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