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扶正器胶翼切削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6467.0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92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飞;魏凯;谢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6D1/04 | 分类号: | B26D1/04;B26D7/02;B26D7/26 |
代理公司: | 青岛博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17 | 代理人: | 封代臣 |
地址: | 26610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扶正 器胶翼 切削 装置 及其 安装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扶正器胶翼切削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内螺纹筒,内螺纹筒的一端内壁与外螺纹环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两片夹紧半环,在每片夹紧半环上均设置两个以上的滑槽;在内螺纹筒的内壁上设置轴向键槽,在内螺纹筒的内部安装筒状割刀座。本发明所公开的橡胶扶正器胶翼切削装置及使用方法,可以通过割刀调整环与割刀之间锥面的配合来调整多片割刀之间的间距,从而在一定范围内无级调节多片割刀间的距离,切削扶正器至所需外径。可以对连接在仪器串上的橡胶扶正器直接进行切削,而不需预先将其从仪器串上拆下,应用范围广,适应性好。采用螺旋传动机构,省时省力,可以快速完成切削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煤矿、地质勘探中的钻井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该领域中的一种随钻测量(MWD)、随钻测井(LWD)仪器中橡胶扶正器的胶翼切削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无磁钻铤内径具有不同规格,而且由于长时间的使用,经泥浆冲刷,内径也会出现变化。无线随钻仪器用橡胶扶正器通常由专业生产厂家按某些特定尺寸生产,实际作业前,需要根据当前无磁钻铤内径,对扶正器胶翼进行切割修正,才能保证扶正器能起到良好的扶正作用。现场操作人员常用美工刀进行胶翼切割工作,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精度,切割表面不平整,更易被泥浆冲刷损坏,严重时还会影响仪器在井下正常工作。
专利号为201820926567.5的专利公开的切刀包括螺纹丝杆、胶套压筒、切刀、横梁和用于套装胶套的定位管,所述横梁位于所述定位筒上方,所述切刀套装在所述定位管上,所述切刀为空心圆台体,所述螺纹丝杆穿过所述横梁且螺纹丝杆位于所述定位管的上方,所述胶套压筒与所述螺纹丝杆的底端连接,所述胶套压筒、切刀和定位管的端面的圆心位于一条直线上将需加工的扶正器胶套套装在螺纹丝杆上后可通过胶套压筒下压胶套使其与切刀接触达到切削胶套的作用。通过更换不同尺寸的切刀能够控制切削胶套的切削厚度。该专利的切刀为固定尺寸,不能根据无磁钻铤内径及时调整,而且需要在橡胶扶正器安装到仪器串之前先完成切削工作,如果需要对已经连接在仪器串上的橡胶扶正器进行修整,还要先将其拆下,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橡胶扶正器胶翼切削装置及其安装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扶正器胶翼切削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内螺纹筒,内螺纹筒的一端内壁与外螺纹环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两片夹紧半环,在每片夹紧半环上均设置两个以上的滑槽,滑槽内的拉力螺钉将夹紧半环和内螺纹筒连接在一起,且夹紧半环可沿着拉力螺钉在滑槽范围内移动,两片夹紧半环合在一起后留有供扶正器金属体穿过的通孔并可通过夹紧螺钉固定连接;在内螺纹筒的内壁上设置轴向键槽,在键槽内安装可沿键槽滑动的螺钉,在内螺纹筒的内部安装筒状割刀座,割刀座的前部与键槽内的螺钉固定连接,割刀座的后部通过推力轴承与外螺纹环相抵接,此外割刀座的后部内壁还与顶部为锥面的割刀调整环螺纹连接,在割刀座内设置环状凸起,在凸起上架设可沿凸起径向滑动并与扶正器胶翼数量相对应的割刀,割刀的底部为与割刀调整环顶部锥面相配合的锥面,并且与割刀调整环的顶部锥面相抵接,在割刀座的侧壁上设置可将割刀底部锥面顶紧割刀调整环顶部锥面的紧定螺钉。
进一步的,在每片夹紧半环上均设置彼此对称的两个滑槽。
进一步的,滑槽内的拉力螺钉与内螺纹筒采用螺纹连接、焊接、铆接或者胶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每片夹紧半环上分别安装一个朝向另一片夹紧半环的不脱出螺钉作为夹紧螺钉,两个夹紧螺钉分别位于夹紧半环的两侧,在每片夹紧半环上还分别设置一个朝向另一片夹紧半环夹紧螺钉的螺纹孔。
进一步的,把安装在键槽内并可沿键槽滑动的螺钉替换成键或者销,割刀座的前部与键槽内的键或者销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在割刀的腰部设置朝向割刀座凸起的凹槽,且凹槽的内后侧面抵紧凸起的外后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未经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6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