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学影像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5233.4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曼;周霖珺;向光华;黄芸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G16H30/20 | 分类号: | G16H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学影像 数据管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学影像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包括:至少一超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进行检查的患者的超声影像数据并输出;管理模块,分别连接各超声图像采集模块、一存储模块和一图像处理模块,存储模块连接图像处理模块,管理模块包括:数据转发单元,用于接收超声影像数据并将超声影像数据转发至存储模块以按照预设格式对超声影像数据进行保存;第一调用单元,用于根据外部的一第一调用需求调用超声影像数据;第二调用单元,用于根据外部的一第二调用需求控制图像处理模块对超声影像数据进行处理以调用处理后的超声影像数据。本发明采用网络附属存储的形式对采集的超声影像数据存储,有利于对超声影像数据的高效存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学影像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整个医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学影像已成为整个诊断过程的依据和关键,为临床医生提供最直观重要的诊断信息。医学影像技术除了常规技术以外,还纳入了许多新技术,如超声造影、穿刺等都需保存标准高清动态视频,以便后续分析,因此需要大量空间存储。现有超声信息系统(UIS)是医院信息化过程中的产物,即与HIS系统和PACS系统相融合的产物,超声检查过程中产生静态及短时间的动态图像会通过医院网络传送到医院系统后台,并在医院内网读图软件中找到患者影像资料,由于网络带宽与服务器存储空间按有限,大部分的高清长时间的动态图像无法通过网络传输到系统上,故暂时保存在超声仪器中。超声仪器内的存储空间会迅速被大量文件占满,无法生成新的检查文档,因此需要定期将内容导出并清空超声机内部存储空间,以保证持续稳定的运行。
超声图像一般以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格式进行网络传输,它使用DICOM端口接收来自超声仪器的图像发送请求并接收存储超声仪器发送过来的DICOM图像,但受限于图像采集技术与服务器支持等问题,从UIS服务器下载时只能看到JPG格式的模拟图像,而这种有损压缩的格式不仅分辨率较低,不利于人工解读,更难以作为数字化医学影像分析的素材。
根据实际情况,理想的超声图像应该存储在超声信息系统控制服务器上,各个超声图文工作站仅仅起到采集、编辑和查阅图像功能。考虑到存储图像的安全性,最好在服务器上对图像数据存储部分进行多硬盘冗余备份存储。由于超声同时存在静态和动态图像存储,而动态图像又占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应该定期对存储的动态、静态图像文件进行备份数据迁移。鉴于新建数据中心的设备采购与人力资源成本高昂,又因大部分医院内部网络的带宽与存储空间也极为有限,所以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大的难度。
现在很多大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区域医疗中心,实现远程会诊,提高诊断效率,第一时间进行会诊,实现医联体,图像交互体系,并且,新涌现的大量医疗应用基于5G技术,对医院的影像存储/利用系统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因此,医学影像的管理,需要一个“小而灵”的系统和装置,便于对医学影像信息的升级和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学影像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至少一超声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进行检查的患者的超声影像数据并输出;
管理模块,分别连接各所述超声图像采集模块、一存储模块和一图像处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所述图像处理模块,所述管理模块包括:
数据转发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超声影像数据并将所述超声影像数据转发至所述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按照预设格式对所述超声影像数据进行保存;
第一调用单元,用于根据外部的一第一调用需求直接调用所述超声影像数据;
第二调用单元,用于根据外部的一第二调用需求控制所述图像处理模块对所述超声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并调用处理后的所述超声影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未经上海市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5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教室门禁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挡模板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