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堵头螺丝的自动检测分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35165.1 | 申请日: | 2020-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6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许方富;武建伟;颜建国;吴军辉;王威;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5 | 代理人: | 白家驹 |
地址: | 31805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丝 自动检测 分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堵头螺丝的自动检测分选机,包括机架及分别安装于其上的堵头上料模块、内六角检测装置、第一移料伺服模组机械手、第一螺纹通规检测装置、第二螺纹通规检测装置、第二移料伺服模组机械手、下料推料装置,还包括内六角次品出料筒和螺纹次品出料筒;内六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堵头螺丝的内六角特征,第一螺纹通规检测装置和第二螺纹通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内六角特征合格的堵头螺丝的螺纹规格,内六角次品出料筒和螺纹次品出料筒均经机架的内部连通至出料口。本发明采用振动盘自动上料,自动进行内六角特征检测和螺纹规格检测并进行分选下料,分选效率高,准确率高,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堵头螺丝的自动检测分选机。
背景技术
随着对零件质量和快速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零件的外观检测以及缺陷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堵头螺丝在生产后,如果出现质量缺陷,或混入其它相似螺丝,会给后续使用带来麻烦。因此,需要对生产完成的堵头螺丝进行六角特征识别和螺纹合格性检测,并对合格品和次品进行分选处理。
传统的人工检测效率低,费时费力,易疲劳,而且受分选人员主观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误选和漏选,出错率较高,不符合现在高效率和高准确率的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目前人工检测堵头螺丝容易造成误选和漏选,出错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堵头螺丝的自动检测分选机,包括机架及分别安装于其上的堵头上料模块、内六角检测装置、第一移料伺服模组机械手、第一螺纹通规检测装置、第二螺纹通规检测装置、第二移料伺服模组机械手、下料推料装置,还包括内六角次品出料筒和螺纹次品出料筒;所述堵头上料模块用于堵头螺丝的自动上料,所述内六角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堵头螺丝的内六角特征,所述第一移料伺服模组机械手用于将内六角特征检测合格的堵头螺丝运至所述第一螺纹通规检测装置或第二螺纹通规检测装置,并将内六角特征检测不合格的堵头螺丝运至所述内六角次品出料筒出料,所述第一螺纹通规检测装置和第二螺纹通规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内六角特征合格的堵头螺丝的螺纹规格,所述第二移料伺服模组机械手用于将螺纹规格检测合格的堵头螺丝移至所述下料推料装置进行下料,并将螺纹规格检测不合格的堵头螺丝移至所述螺纹次品出料筒出料;所述内六角次品出料筒和螺纹次品出料筒均经所述机架的内部连通至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堵头上料模块包括振动盘、上料传感器、上料直线料槽、上料料槽盖板和上料直线振动器;堵头螺丝由所述振动盘上料至所述上料直线料槽,所述上料直线料槽上设有所述上料料槽盖板以防止堵头螺丝溢出,所述上料传感器检测到堵头螺丝后,所述上料直线振动器启动将堵头螺丝送至所述内六角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内六角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支柱架及分别安装于其上的分料气缸、分料片、工件传感器、备料台、光源和FA镜头;所述分料片安装在所述分料气缸的活动端,所述工件传感器检测到堵头螺丝到位后,所述分料气缸伸出,分料片推动并分离一个堵头螺丝至所述备料台的端部的对光孔处对准所述光源,由所述FA镜头拍照,对堵头螺丝的内六角侧特征进行视觉检测,判断堵头螺丝的内六角特征是否合格,然后由所述第一移料伺服模组机械手将次品移至所述内六角次品出料筒出料,将合格品移至所述第一螺纹通规检测装置或所述第二螺纹通规检测装置的工位处进行螺纹规格检测。
进一步地,将合格品交替运至第一螺纹通规检测装置和第二螺纹通规检测装置的工位处进行螺纹规格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料伺服模组机械手包括伺服丝杆模组、水平气缸、竖直气缸和气动夹爪;在所述伺服丝杆模组、水平气缸和竖直气缸的作用下,所述气动夹爪在三个方向上进行移动,到达指定工位夹持堵头螺丝,将经过所述内六角检测装置检测的合格品交替运至所述第一螺纹通规检测装置和第二螺纹通规检测装置,将次品运至所述内六角次品出料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未经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51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