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3545.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9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红;丁海煜;曹景阳;邹司晨;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9/10;H01Q19/02;H01Q19/3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姚璐;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馈源振子,所述馈源振子采用双极化结构,所述馈源振子的外形呈菱形,且口径长度大于二分之一的工作频带的中心波长;所述馈源振子用于辐射信号;反射板,位于所述馈源振子后方,用于对所述馈源振子辐射出的信号进行反射;引向器,位于所述馈源振子前方,用于对所述馈源振子辐射出的信号进行引向;所述引向器的外形呈菱形,且口径长度大于二分之一的工作频带的中心波长;其中,所述引向器的口径长度小于所述馈源振子的口径长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相关技术中用于隧道覆盖的八木天线分为单极化八木天线和双极化八木天线,然而无论是单极化八木天线还是双极化八木天线,其增益都较低、带宽较窄,而且两极化隔离度较差,导致覆盖距离变短,因此覆盖相同长度的隧道则需要更多数量的八木天线,从而增加了部署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装置,包括:
馈源振子,所述馈源振子采用双极化结构,所述馈源振子的外形呈菱形,且口径长度大于二分之一的工作频带的中心波长;所述馈源振子用于辐射信号;
反射板,位于所述馈源振子后方,用于对所述馈源振子辐射出的信号进行反射;
引向器,位于所述馈源振子前方,用于对所述馈源振子辐射出的信号进行引向;所述引向器的外形呈菱形,且口径长度大于二分之一的工作频带的中心波长;其中,所述引向器的口径长度小于所述馈源振子的口径长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馈源振子包括第一极化馈源振子和第二极化馈源振子;其中,
所述第一极化馈源振子和所述第二极化馈源振子处于同一平面,且所述第一极化馈源振子和所述第二极化馈源振子在所述同一平面上呈斜对角方向排列。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极化馈源振子和所述第二极化馈源振子设置在同一印制板上,并对应通过第一微带巴伦板和第二微带巴伦板馈电;其中,
所述第一微带巴伦板和所述第二微带巴伦板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印制板上,所述第一微带巴伦板和所述第二微带巴伦板呈十字交叉排列,且各微带巴伦板的地结构包括对称的两部分,所述对称的两部分在物理上分离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微带巴伦板位于所述第一极化馈源振子的正下方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微带巴伦板位于所述第二极化馈源振子的正下方的第二位置处;其中,
所述第一微带巴伦板与所述第二微带巴伦板之间相互正交。
上述方案中,所述引向器的数量包括至少十五个,至少十五个引向器分层设置,且每层引向器包括两对振子;其中,
所述两对振子具有对称性,且所述两对振子的外形均呈菱形,并均设置在同一印制板上。
上述方案中,每层引向器所包括的各外形呈菱形的振子处于同一平面,且在所述同一平面上呈斜对角方向排列;每层引向器所包括的各外形呈菱形的振子在物理上分离设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天线装置还包括:天线轴向杆,各层引向器依次设置在所述天线轴向杆上;其中,
自所述天线轴向杆的前端至末端方向,所述各层引向器的大小逐渐减小,且相邻层引向器之间的间距不相等。
上述方案中,所述馈源振子的菱形锐角和所述引向器的振子的内边缘菱形锐角均小于70度;所述馈源振子的口径长度和所述引向器的振子的口径长度与1个工作频带的中心波长相匹配,但略小于1个工作频带的中心波长,所述引向器的振子的口径长度略小于所述馈源振子的口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