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倒流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33475.X | 申请日: | 2020-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8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 发明(设计)人: | 柳进;韩冬;秦玉江;任宪忠;刘津铭;吕楠;骆扬;陈敏华;郭立娜;张铁铭;张昕冉;鲍旭光;曾艳春;戴运才;朱高磊;刘平全;黄辉建;罗欢;任海阳;李洋;杨帆;鄢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E21B34/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李珂珂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倒流 | ||
1.一种防倒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和倒灌单向阀组件(2);
所述倒灌单向阀组件(2)包括阀体(21)、阀芯(22)、弹性件(23)和定位件(24),所述阀体(21)位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与所述外壳体(1)相连,所述阀体(21)内具有倒灌腔体(211),所述阀体(21)的一端具有第一开口(212),另一端具有第一端板(213),且所述第一端板(213)上具有倒灌孔(214)和插装孔(215),所述倒灌孔(214)与所述倒灌腔体(211)连通,所述阀芯(22)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插装孔(215)内,所述阀芯(22)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倒灌腔体(211)内,用于连通或阻断所述倒灌腔体(211)与所述第一开口(212),第二端位于所述阀体(21)外,所述阀芯(22)的外侧壁靠近自身第二端的位置具有第一卡槽(221),所述第一端板(213)的背离所述倒灌腔体(211)的一侧具有第二卡槽(216),所述第二卡槽(216)位于所述插装孔(215)的边缘处,所述第二卡槽(216)和所述第一卡槽(221)在所述阀芯(22)的移动方向上相对布置,所述弹性件(23)压缩在所述阀芯(22)和所述第一端板(213)之间,且所述弹性件(23)的压缩方向与所述阀芯(22)的移动方向相同,所述弹性件(23)用于将所述定位件(24)夹设在所述第一卡槽(221)和所述第二卡槽(216)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24)为球形结构件,所述第一卡槽(221)为环形,且轴线与所述阀芯(22)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卡槽(221)的径向接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卡槽(216)为环形,且轴线所述阀芯(22)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卡槽(216)的径向截面为圆心角90°的扇形,夹设在所述第一卡槽(221)和所述第二卡槽(216)之间的所述定位件(24)的球心、所述第一卡槽(221)的圆心角和所述第二卡槽(216)的圆心角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2)包括芯体(222)和阀杆(223),所述芯体(222)连接在所述阀杆(223)的第一端,所述芯体(222)朝向所述第一开口(212)的部分外轮廓与所述第一开口(212)的内轮廓相匹配,所述弹性件(23)压缩在所述芯体(222)朝向所述阀杆(223)的部分和所述第一端板(2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22)还包括第一限位台(224),所述第一限位台(224)位于所述芯体(222)和所述阀杆(223)之间的夹角处,所述第一端板(213)的朝向所述倒灌腔体(211)的一侧具有第二限位台(2131),所述弹性件(23)的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台(224)上,所述弹性件(23)的另一端套接在所述第二限位台(21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倒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倒流器还包括憋压关井组件(3)和隔离筒(4);
所述憋压关井组件(3)包括内壳体(31)、憋压座(32)和关井筒(33),所述内壳体(31)位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与所述外壳体(1)相连,所述内壳体(31)的一端具有第二开口(311),另一端具有第二端板(312),所述内壳体(31)的侧壁靠近所述第二端板(312)的位置具有过流孔(313),所述憋压座(32)位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内壳体(31)内,所述憋压座(32)内具有憋压通道(321),所述憋压通道(321)的第一端用于与憋压投球(100)密封接触,当所述憋压座(32)和所述内壳体(31)之间通过第一剪钉(34)相连时,所述憋压通道(321)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过流孔(313)与所述第一开口(212)连通,所述关井筒(33)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内壳体(31)外,所述关井筒(33)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311)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内壳体(31)内,且通过第二剪钉(35)相连,所述关井筒(33)的第二端与所述憋压通道(321)的第一端连通;
所述隔离筒(4)位于所述外壳体(1)内,且一端与所述内壳体(31)相抵,另一端与所述阀体(21)相抵,以使所述第二端板(312)与所述第一开口(212)相互间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34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