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煤矿井下的门禁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2568.0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0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炽;孙申厚;周俊鹏;李倩;崔少鹏;李凤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15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黄河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煤矿 井下 门禁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矿井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煤矿井下的门禁管理系统,包括:识别仓,用于供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识别仓单次仅能够供一个待识别人员进入;生物特征识别单元,用于获取识别仓内待识别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近场识别单元,用于与识别仓内待识别人员携带的识别卡近场通信,并对应获取识别卡内的ID信息;识别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近场识别单元获取的ID信息对待识别人员进行唯一性身份识别,并生成对应的门禁管理信息。本发明中的门禁管理系统能够对待识别人员进行唯一性身份识别,从而能够提升对矿井工作人员的管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门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煤矿井下的门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煤矿企业是一个效益与风险并存的企业。对于地下开采作业的煤矿企业而言,其存在风险高、环境恶劣、明亮度低等复杂问题。非专业井下工作人员入井后,由于不熟悉地下环境,加上入井次数少、好奇心强,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需要经过培训并合格的工作人员才能下井工作,这就要求煤矿企业在入井时设置门禁管理系统,对入井人员的身份进行严格识别,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公开号为CN205003759U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用门禁系统》,其包括防爆门、用于读取识别卡的读卡器、用于从内侧开启防爆门的出门按钮、用于锁闭防爆门的电磁锁、以及用于控制读卡器、出门按钮和电磁锁的控制器;其中,读卡器设置在防爆门的外侧,出门按钮设置在防爆门的内侧,电磁锁设置在防爆门的壳体的内部。该现有方案中,门禁管理系统通过识别人员携带的识别卡来完成对矿井工作人员的身份识别。
然而,申请人在实际管理时发现,门禁管理系统除了识别和判断进出人员的身份之外,还需兼顾“人员打卡”的功能,即需要记录应该到岗的人员是否进入矿井或者进入矿井的人员是否按时出来。但是,现有门禁管理系统存在“只认卡不认人”的问题,即任何非工作人员获取到工作人员的识别卡后都能自由进出,并且还很容易出现“一人带多卡”和“代替打卡”的问题,导致现有门禁管理系统对矿井工作人员的管理效果不好。因此,申请人想到设计一种能够对待识别人员进行唯一性身份识别的门禁管理系统,以辅助提升门禁管理系统的识别准确性和对矿井工作人员的管理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对待识别人员进行唯一性身份识别的门禁管理系统,以辅助提升门禁管理系统的识别准确性和对矿井工作人员的管理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用于煤矿井下的门禁管理系统,包括:
识别仓,用于供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识别仓单次仅能够供一个待识别人员进入;
生物特征识别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识别仓内待识别人员的生物特征信息;
近场识别单元,用于与所述识别仓内待识别人员携带的识别卡近场通信,并对应获取识别卡内的ID信息;
识别管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识别单元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近场识别单元获取的ID信息对待识别人员进行唯一性身份识别,并生成对应的门禁管理信息。
优选的,所述识别管理单元对待识别人员进行唯一性身份识别时,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获取的ID信息数量判断待识别人员携带的识别卡数量:若待识别人员携带的识别卡数量等于1,则进入下一步;否则,生成对应识别失败的门禁管理信息;
S2:根据生物特征信息识别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S3:将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与获取的ID信息进行匹配:若身份信息与ID信息匹配成功,则生成对应识别成功的门禁管理信息;否则,生成对应识别失败的门禁管理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梅安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2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