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缝纫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32310.0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马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神马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缝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缝纫线,所述阻燃缝纫线采用芳纶1313、阻燃粘胶和芳纶1414纤维混纺加工制成,纱支为35s/2,所述阻燃缝纫线中,芳纶1313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95%,阻燃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70%,芳纶1414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10%,本发明的阻燃缝纫线,充分利用了芳纶1313纤维优良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能,阻燃粘胶纤维舒适耐用,芳纶1414纤维热稳定性良好,通过调整其原料的用量,合理平衡各种原料的优点,进而优化缝纫线的阻燃性能、舒适性能和强力,通过阻燃缝纫线生产设备加工成高阻燃性、高舒适性、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的阻燃缝纫线,用本发明的缝纫线缝制的衣物,不仅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而且舒适性好,热稳定性优良,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缝纫线。
背景技术
阻燃缝纫线,起火点低,阻燃效果好,不易点燃,离火源自灭,并具备防水功能,具有永久阻燃的效果。阻燃缝纫线被广泛运用在消防、防火纺织物的缝制,可以有效提高织物的阻燃性能。随着阻燃缝纫线的广泛应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纺织品都采用阻燃缝纫线缝制,例如服装,鞋面、皮箱等。由于阻燃缝纫线与人体皮肤的接触较为紧密,因此对于阻燃缝纫线的舒适性要求较高。目前的阻燃缝纫线主要有纯涤纶阻燃线和芳纶阻燃缝纫线,但是这两种阻燃缝纫线的舒适性较差,透气性能不好,不利于与人体皮肤的长时间接触,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人体穿着舒适、阻燃效果好的阻燃缝纫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阻燃缝纫线,能够适合人体穿着、舒适性好,阻燃效果优良的新型阻燃缝纫线。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阻燃缝纫线,采用芳纶1313、阻燃粘胶和芳纶1414纤维混纺加工制成,纱支为35s/2,所述阻燃缝纫线中,芳纶1313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95%,阻燃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70%,芳纶1414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10%。
本发明的芳纶1313纤维、阻燃粘胶纤维和芳纶1414纤维通过环锭纺制成阻燃纱线,然后经过蒸纱定型工艺制成阻燃缝纫线。环锭纺就是由锭子和钢领、钢丝圈进行加捻,由罗拉进行牵伸的一种机械纺纱的方法。条子或粗纱经牵伸后的纤维条通过环锭钢丝圈旋转引入,筒管卷绕速度比钢丝圈快,纤维粗纱被加捻制成细纱。钢丝圈由筒管通过纱条带动绕钢领回转,进行加捻,同时,钢领的摩擦使其转速略小于筒管而得到卷绕,纺纱速度高。通过环锭纺织成的纱线,纱线形态为纤维呈内外转移的圆锥形螺旋线,使纤维在纱中内外缠绕联结,纱的结构紧密,强力高。
本发明将芳纶1313纤维、阻燃粘胶纤维和芳纶1414纤维混纺制成的阻燃缝纫线,并且改变芳纶1313纤维和阻燃粘胶纤维的含量,既能很好的利用芳纶1313纤维的防火性能和高强力,又能利用阻燃粘胶纤维的舒适性能。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阻燃缝纫线由下述按重量百分比的纤维混纺制成:芳纶1313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80-95%,阻燃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芳纶1414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1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阻燃缝纫线由下述按重量百分比的纤维混纺制成:芳纶1313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60-80%,阻燃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40%,芳纶1414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1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阻燃缝纫线由下述按重量百分比的纤维混纺制成:芳纶1313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40-60%,阻燃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40-60%,芳纶1414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10%。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阻燃缝纫线由下述按重量百分比的纤维混纺制成:芳纶1313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0-40%,阻燃粘胶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60-80%,芳纶1414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5-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神马线业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神马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32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