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斗容可调的挖掘机挖斗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9660.1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付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付银 |
主分类号: | E02F3/40 | 分类号: | E02F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037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挖掘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部件,尤其公开了一种斗容可调的挖掘机挖斗,其包括一后端开口的斗体和一底盖,斗体下端设有第一铰接部,上内侧壁设有导轨;底盖由底板、条形板以及两弓形板构成,下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条形板上设有滑块;第二铰接部与第一铰接部铰接,滑块与导轨配合,使得底盖扣置在斗体的后部并能够旋转,向前旋转斗容减小,向后旋转斗容增大;滑块上设有锁紧机构。本挖斗具备斗容调节功能,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无级调节,能够在保证挖掘机稳定工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升作业效率;斗容的调节操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无需配备备用挖斗,缩减了装备购置成本,杜绝了备用挖斗在运输和拆装操作中产生的耗费人力、影响作业效率等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挖掘机械的配件,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械用挖斗。
背景技术
挖斗是挖掘机的重要构成部件,其容量即斗容更是挖掘机最重要的三个参数(操作重量、发动机功率及斗容)之一。原装挖斗的斗容通常是标准斗容,其并不能适应所有的工况,比如对于密度较低的轻质物料,应选用斗容较大的挖斗,以降低功耗和提高工作效率,而对于密度较高的重质物料,则应选用斗容较小的挖斗,以避免挖掘机超负荷来保证其工作稳定性。因此,挖掘机通常需配备多个斗容不同的挖斗,以应对不同的工况所需,这一现状存在多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方面,购置多个规格的挖斗大大增加了成本投入,另一方面,挖斗通常较为笨重,运输和携带十分不便,尤其更换时的拆装操作通常由人工完成,费时费力,人工成本高,此外还有一方面,挖斗的斗容规格是呈阶梯性变化的,通过更换挖斗的方式通常难以将斗容调节至最佳数值。
同时,挖掘机在连续作业过程中,时有物料密度随作业进展而前后变化较大的情况,比如在深度跨度较大的开挖工程中,上层的土质密度较小,而深层的土质密度较大,上下土质的密度差异较为显著,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实际情况调换不同斗容的挖斗,显然有利于提高作业效率和保证设备的工作稳定性,但受限于现有挖斗的更换难度较大,加之地形等不利条件,一般不会轻易更换挖斗,而是采用同一挖斗进行连续作业,显然是不够科学合理的。
不可置否,在现有的文献资料记载的挖斗设计中,也有将斗容设计为可调式的方案出现,但所基于的调节结构并不科学,稳定性通常较差,尤其所采用的形状、曲线及尺寸等参数与现有挖斗差异较大,无法达到长期以来所积累获得的挖斗加工参数要求,未能实现较好的挖掘性能,因技术效果弊大于利而未能被推广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科学合理的结构设计,而具备斗容调节功能,且调节操作方便快捷,保留有现有挖斗的核心参数优势,能够显著提高挖掘机作业效率和保证工作稳定性的挖斗。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斗容可调的挖掘机挖斗,其包括一具有内腔的斗体,斗体的前端下部固定有齿座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边板,斗体的上侧固定有隆起状的背板和安设有斗耳套的斗耳板,齿座板的前侧设有齿座并安设有斗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体后端开口而呈框状,斗体的后下端设有第一铰接部,斗体的上内侧壁具有一弧形部,弧形部与第一铰接部两者的几何中心轴重合且沿左右方向延伸,弧形部上安设有沿其弧面前后延伸的导轨,斗体后部设有一底盖;所述的底盖由一呈弧形而向后拱起的底板、固定于底板上端前侧的条形板以及固定于底板左右两端前侧的两弓形板构成,整体呈具有内腔的盖状结构,底盖的下端设有第二铰接部,条形板上设有滑块;第二铰接部与第一铰接部铰接,滑块与导轨配合且可沿导轨移动,使得底盖扣置在斗体的后部并能够在斗体内旋转;底盖在斗体内旋转过程中,条形板紧贴弧形部移动,两弓形板则分别紧贴斗体的左右两内侧壁移动,使得底盖始终能够对斗体的后端口进行封堵;底盖向前旋转斗容将减小,底盖向后旋转斗容将增大;所述的滑块上设有用于将其与导轨相对位置进行锁定的锁紧机构。
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弧形部上安设有左右相隔分布的两条导轨,所述的条形板上设有两个与分别与两导轨配合的滑块,所述的两滑块上分别设有锁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付银,未经黄付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