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清除蓝藻的船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9510.0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1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圆周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B63B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清除 蓝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清除蓝藻的船,包括船体一、船体二、连接板和收集框,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船体一和船体二之间,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内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空腔顶部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架一,所述支架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一,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的一端与轴承一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斜齿轮一和斜齿轮二,转动杆一的一端穿过轴承一并与轴承一固定连接,该清除蓝藻的自动机器人船扫地机器人收集器设计合理,稳定性高,清除效率高。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8月05日、名称为“一种清除蓝藻的自动机器人船扫地机器人收集器”、申请号为201910715636.7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蓝藻清除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速清除蓝藻的船。
背景技术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s。MCs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因此,对蓝藻的治理非常重要,但是,现有设备在清除蓝藻时,均需要很多人力,清理效率较低,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快速清除蓝藻的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清除蓝藻的船,该清除蓝藻的自动机器人船扫地机器人收集器设计合理,稳定性高,清除效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速清除蓝藻的船,包括船体一、船体二、连接板和收集框,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船体一和船体二之间,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内均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侧的内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空腔顶部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架一,所述支架一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轴承一,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的一端与轴承一对应的位置处均固定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设置有斜齿轮一和斜齿轮二,转动杆一的一端穿过轴承一并与轴承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一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转动杆一的另一端穿过套管与斜齿轮二固定连接,所述传动箱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二,叶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二的一端穿过轴承二与斜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空腔底部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架二,所述支架二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承三,螺旋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三,所述空腔一侧的内侧壁上与轴承三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轴承四,所述转动杆三的一端穿过轴承四和轴承三并与轴承三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三处于空腔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空腔底部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空腔底部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弯管一和弯管二,所述进气管与弯管二连接,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另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保护框,所述保护框内固定安装有弹性橡胶囊,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与弹性橡胶囊连通,所述空腔底部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与弹性橡胶囊连通,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弯管一固定连接,所述船体一和船体二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收集框上安装有过滤网,所述收集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连接板一端的顶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一侧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固定杆处于固定槽内,所述船体一与船体二之间固定安装有蓝藻通道,所述收集框的一端与蓝藻通道接触,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处理器和定位器,所述控制箱的前侧安装有操作按键和显示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蓄电池通过供电电路分别与处理器、定位器、压力传感器、操作按键、显示屏、气泵、伺服电机和电动阀门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圆周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圆周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95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