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平井筛管检测解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8800.3 | 申请日: | 202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58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赵益忠;魏庆彩;贾培锋;张雨晨;高雪峰;赵小龙;韩宏;王勇;马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1/03 | 分类号: | E21B31/03;E21B37/00;E21B37/06;E21B43/08;E21B4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4 | 代理人: | 崔晓艳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井筛管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平井筛管检测解堵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地面装置和井下管柱,该地面装置的监测装置安装在出液口,监测出液口的出砂量,该井下管柱包括油管、多功能安全卸压装置、上部阻流装置、打孔管、下部阻流装置,该多功能安全卸压装置连接在该上部阻流装置以上的该油管上,在被检测筛管段顶部以下位置,在起管柱或井下存在堵塞压力过大时进行卸压,该打孔管连接在该油管上,是反循环洗井时的液流通道,该上部阻流装置和该下部阻流装置密封该油管和裸眼筛管之间环形空间。该水平井筛管检测解堵系统及方法能够进行裸眼水平井井下筛管的实时检测,并实现一趟管柱解除筛管及近井段的堵塞,操作更为简便,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石油裸眼筛管检测及解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水平井筛管检测解堵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平井裸眼筛管完井作为一项防砂完井技术已成为各大油田水平井开发的主要手段,截至2019年4月,胜利油田防砂完井水平井3712口,占到了水平井总井数的78.9%,因此,防砂技术是决定水平井高效开发的基础工程之一。水平井在稠油、水驱等油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开发进程的深入,水平井低效井数逐年增加,截至2019年达到600余口,并以每年100井次速度增加。统计表明:防砂水平井低效原因为低液量、油井出砂。目前国内的裸眼水平井多为裸眼筛管防砂完井,而针对这类低效水平井目前缺乏较为有效的裸眼筛管破损检测方法及有效的低成本治理技术。
在申请号:CN201710075098.0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水平井裸眼筛管破损检测管柱,包括自上而下依连接的高压自封装置、液流转换装置、阻流封隔器,所述阻流封隔器设置有两个,均封隔在筛管内壁,在两个阻流封隔器之间连接打孔管,所述打孔管上开设径向的液流孔,所述油管通过打孔管的液流孔和筛管的筛孔连通至地层空间。该专利井口结构较繁琐、含夹壁结构;液流通道复杂、采用弹簧式卸压方式,存在绕流,绕流段筛管无法有效检测;采用皮碗单向封,起管柱阻力大易磨损。
在申请号:201810957313.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连续冲砂式出砂检测系统与方法,检测系统包括井下循环冲砂、井口连续循环及井口出砂检测三个子系统。所述井下循环冲砂系统包括皮碗封隔器、阻流封隔器与打孔筛管,井下筛管若有破损,地层砂被冲进油管内,经循环至井口;所述井口连续循环系统包括连续冲砂循环阀、自封封井器及井口采油树等零部件,实现单根油管下入时连续循环冲砂,所述井口出砂检测子系统包括测试弯管、信号转换器及信号显示器等零部件,实现对循环液中砂粒撞击测试弯管的信号检测。通过三个子系统的有机结合,可以实时检测井下出砂点或筛管破损位置。该专利井口结构复杂,设侧翼阀门,液流通道较为复杂;为了形成夹壁结构及流道的转换,设工艺套管、每3根油管设连续冲砂循环阀,工艺过程复杂;采用传统SandQTM型声波检测仪,出砂监测探头为单点信号接收,精度低,无法实现漏失井的检测,且不能一趟管柱实现挤酸解堵。
在申请号:201811275441.7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井下筛管瞬变电磁检测计算模型及检测方法,模型包括七层介质,分别为铁芯、空气、基管、过滤层、保护层、水泥环和地层,对应的电导率、磁导率和介电常数分别为(μ1,ε1,σ1),(μ2,ε2,σ2),(μ3,ε3,σ3),(μ4,ε4,σ4),(μ5,ε5,σ5),(μ6,ε6,σ6),(μ7,ε7,σ7),外径分别为r 1,r2,r3,r4,r5,r6,r7,其中地层半径r7为无穷大,井下仪器上的发射线圈中心位于坐标原点处;井下仪器上的接收线圈位于z轴正方向,接收线圈中心点坐标为(0,0,z)。该井下筛管瞬变电磁检测计算模型及检测方法能够进行防砂筛管井下防砂筛管情况的精确检测及定位分析,操作简单可靠。该专利需首先建立标准筛管测试模板,样本量大、操作难度大;电磁检测装置下入井内需要电缆,成本高且施工难度大;该专利需井下筛管损伤情况刻度,对技术人员的经验及技术要求较高,分析结果精度难保证。且不能一趟管柱实现挤酸解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8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频器外壳后盖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显示球幕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