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618.0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立木宏纪;桑原克毅;三宅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2 | 分类号: | H02K3/5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电机 | ||
本发明在如车载用那样产生强烈的振动的旋转电机中,存在因无法承受上述振动而使旋转电机内部的接线板脱落的问题。旋转电机包括:绕线管,所述绕线管设置于铁芯的端部,并具有容器状的槽部;线圈,所述线圈由将导体线卷绕于所述绕线管而成;以及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将电流分配给绕转轴配置的多个所述线圈,并且在所述容器状的槽部的粘接剂内固接有突出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
背景技术
在装设空间存在限制的汽车用的旋转电机以及发电机中,要求小型且高输出。在实现小型化、高输出时,作为将大电流分配于各绕线的手法,如专利文献1那样使用将截面呈矩形的接线板配置成圆环状,而对各绕线进行连接的手法。
作为将定子固定于上述这种接线板的手法,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如下的手法:在接线板上构成退回部,并使其与绝缘体(相当于绕线管)嵌合。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嵌件模制出接线板并将其固定。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8-3122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1419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车载用这样的会发生强烈振动的旋转电机中,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结构中,接线板有时会因无法承受振动而脱落。此外,专利文献2那样的嵌件模制存在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本申请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实现即使遇到强烈的振动接线板也不会脱落的牢固的固定,并且制造成本低廉。
本申请公开的旋转电机包括:绕线管,所述绕线管设置于铁芯的端部,并具有容器状的槽部;线圈,所述线圈由将导体线卷绕于所述绕线管而成;以及接线板,所述接线板将电流分配给绕转轴配置的多个所述线圈,并且在所述容器状的槽部的粘接剂内固接有突出部。
根据本申请,通过卷绕导体线而与线圈变成一体的绕线管具有容器状的槽部,在该槽部之中的粘接剂内固接有接线板的突出部,因此,能与配置于转轴的周向的多个线圈对应地固定接线板。
此外,由于仅在绕线管的容器状的槽部使用粘接剂,因此,能够在不用在旋转电机的转轴整个周向上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电枢整体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线圈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绕线管的图,其中,(A)是立体图,(B)是俯视图,(C)是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接线板的立体图和局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电枢的制造工序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接线板的固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旋转电机的接线板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2的旋转电机的接线板的示意图,其中,(A)是立体图,(B)至(E)是表示突出部的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接线板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3的旋转电机的接线板的固定方法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