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针灸用按压式消毒针灸针收纳盒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4366.1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5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孟;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绍孟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L2/18;A61L2/24;A61L101/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针灸 按压 消毒 收纳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中医针灸用按压式消毒针灸针收纳盒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盒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1)中开设有消毒腔(34),所述消毒腔(34)上侧连通设置有六个储针空间(26),六个所述储针空间(26)间隔相等设置,六个所述储针空间(26)在纵深方向从左向右依次变短,六个所述储针空间(26)中从左向右依次设置有一号针储存装置(101)、二号针储存装置(102)、三号针储存装置(103)、四号针储存装置(104)、五号针储存装置(105)和六号针储存装置(106),所述一号针储存装置(101)、二号针储存装置(102)、三号针储存装置(103)、四号针储存装置(104)、五号针储存装置(105)、六号针储存装置(106)用于存放不同长度的针灸针,所述消毒腔(34)的后侧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后的出液槽(35),所述出液槽(35)内壁固定连接有螺纹管(36),所述螺纹管(36)向后延伸进入到外部空间中,所述螺纹管(36)的后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管(36),以所述一号针储存装置(101)为例,所述一号针储存装置(101)包括设置在所述储针空间(26)中的用于传送针灸针的传送装置(201),所述储针空间(26)的后侧设置有推出针灸针的推出装置(202),所述储针空间(26)的上侧设置有封闭针灸盒的封闭装置(203)。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一种中医针灸用按压式消毒针灸针收纳盒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201)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储针空间(26)中的第一转轴(27),所述第一转轴(27)上前后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一链轮(28),每个所述第一链轮(28)与所述第一转轴(27)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腔(34)的前后侧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2),所述第二转轴(32)上前后对称套设有两个第二链轮(33),每个所述第二链轮(33)与所述第二转轴(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32)位于所述第一转轴(27)的正下侧,前侧的所述第一链轮(28)和所述第二链轮(33)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40),后侧的所述第一链轮(28)和所述第二链轮(33)之间传动连接有传动链(40),每个所述传动链(40)外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41),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4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套(31),位于前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轴套(31)中套设有储针筒(30),所述储针筒(30)与两个所述第一轴套(31)滑动连接,所述储针筒(30)中开设有开口向前的储针槽(29),所述储针槽(29)内壁连通设置有若干个漏液孔(64),所述漏液孔(64)与所述储针槽(29)的外部空间连通,所述储针筒(30)上套设有第三轴套(62),所述第三轴套(62)与所述储针筒(30)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轴套(62)的后侧面与后侧所述第一轴套(31)的前侧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回位弹簧(63),所述回位弹簧(63)套设在所述储针筒(30)上;所述消毒腔(34)的后侧开设有电机槽(38),所述电机槽(38)中固定安装有电机(39),所述电机(39)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轴(32)的后端固定连接;所述消毒腔(34)中装有酒精溶液,所述储针空间(26)的前侧壁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前的出针口(22),所述出针口(22)与最上侧的所述储针筒(30)处于同一中心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绍孟,未经陈绍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43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O/PVA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拱坝弦长计算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