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甜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2647.3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伍贤进;胡兴;王依清;李胜华;李宗阳;向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长沙准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1 | 代理人: | 袁崇建 |
地址: | 4193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甜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杀青步骤:在180‑200℃的温度下,将甜茶鲜叶炒至含水量为60%‑75%;2)揉捻步骤:将杀青后的甜茶投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第一次揉捻:在25‑27℃下,揉捻20‑30分钟,第二次揉捻:在28‑30℃下,揉捻25‑35分钟;3)发酵步骤:将揉捻完毕的甜茶叶放置在室温为20‑25℃的洁净平面上平摊,发酵时叶温保持在25℃‑30℃,发酵环境中空气湿度保持在85‑95%,发酵过程中每小时翻一次,发酵时间一般为3‑5小时,直至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即为发酵适度;4)做形步骤:将揉捻好的甜茶在60‑70℃下炒制15‑25分钟做形;5)烘干步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甜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甜茶是壳斗科植物多穗石柯(Lithocarpus polystachyus(Wall.)Rehd.)的叶。
野生甜茶是一种含有多种保健功能成分的民间饮料,在在贵州分布较多。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野生甜茶素是一种高甜、低热、无毒性的天然甜味剂,符合甜度高、能量低为特点的健康甜味剂要求,可以替代蔗糖制作食品,对于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龋齿等均有一定效果。野生甜茶中的黄酮类物质,三萜烯类化合物与抗过敏,抗炎、降血压、降脂等作用有关,提取纯化这些有效成分,可以开发出以野生甜茶为原料的第三代保健食品和天然药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及对天然保健品及医药品的偏爱,对野生甜茶的研究和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野生甜茶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以甜茶饮料和干茶制作加工为主。野生甜茶含糖量高,遇热粘稠性大,烘干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甜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甜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杀青步骤:在180-200℃的温度下,将甜茶鲜叶炒至含水量为60%-75%;
2)揉捻步骤:将杀青后的甜茶投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第一次揉捻:在25-27℃下,揉捻20-30分钟,第二次揉捻:在28-30℃下,揉捻25-35分钟;
3)发酵步骤:将揉捻完毕的甜茶叶放置在室温为20-25℃的洁净平面上平摊,发酵时叶温保持在25℃-30℃,发酵环境中空气湿度保持在85-95%,发酵过程中每小时翻一次,发酵时间一般为3-5小时,直至叶青草气消失,出现一种新鲜的、清新的花果香,叶色红变,即为发酵适度;
4)做形步骤:将揉捻好的甜茶在60-70℃下炒制15-25分钟做形;
5)烘干步骤:将做形后的甜茶烘干,首先在130-150℃下烘干25-30分钟,并每隔3-5分钟翻烘一次,至含水量为15%-20%,摊凉至23-25℃;再在80-100℃下烘干9-10min,并每隔3-5分钟翻烘一次,至含水量为6%-7%,将烘干完成后降温,并放置茶叶提香机内,然后通过茶叶提香机对茶叶进行提香,提香时温度控制在70-80℃。
在本发明的一个要选实施例中,做形步骤在茶叶理条机内完成。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利用特殊的工艺制得甜茶,形成花香浓郁、滋味鲜爽的红茶产品,不添加任何香精或添加剂,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甜度高、热量低、口感好,满足安全健康茶叶消费趋势。而且本发明工艺简单,方便生产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甜茶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2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