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含铁酸液催化过硫酸盐预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2337.1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0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时鹏辉;徐中堂;左志华;王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远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镇江基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6 | 代理人: | 邓月芳 |
地址: | 2122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含铁酸液 催化 硫酸盐 预处理 电镀 废水 方法 | ||
一种采用含铁酸液催化过硫酸盐预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电镀废水分类收集后与含铁废酸液充分混合;(2)混合均匀后投加NaOH调节pH为8‑9,将所得溶液导入絮凝池;(3)向絮凝池中投加絮凝剂,搅拌处理1‑2h后,静置待沉降,沉降完成后将所得上清液导入处理池;(4)向处理池中加入过硫酸盐反应,反应结束后,泥水分离,所得上清液即为预处理电镀废水;本发明发明通过在电镀废水预处理的絮凝过程中引入过硫酸盐,并引入含铁酸液在絮凝的过程中形成铁离子对过硫酸盐的均相催化,实现了电镀废水的可生化提升,期间将废水pH进行调节,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近一步提升了絮凝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含铁酸液催化过硫酸盐预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电镀企业飞速发展,随之带来的电镀废水处理、排放问题愈加突出。电镀废水因成分复杂、污染种类多样、水质变化幅度大、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原因,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难题。目前主要采用氧化破氰、混凝沉淀作为分类收集电镀废水的预处理手段,经分类预处理后的电镀废水进入生化系统近一步处置,但因电镀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差,采用生物法往往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含铁废酸液作为电镀废水中的一类废水,在分类收集经中和、混凝沉降后汇入生化系统处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采用含铁酸液催化过硫酸盐预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电镀废水分类收集后与含铁废酸液充分混合;
(2)混合均匀后投加NaOH调节pH为8-9,将所得溶液导入絮凝池;
(3)向絮凝池中投加絮凝剂,搅拌处理1-2h后,静置待沉降,沉降完成后将所得上清液导入处理池;
(4)向处理池中加入过硫酸盐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泥水分离,所得上清液即为预处理电镀废水。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或聚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或过硫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步骤(3)中沉降时间为30-180min,步骤(4)中反应时间为30-180min。
优选地,所述的过硫酸盐添加量为200-1000ppm。
有益效果:
本发明发明通过在电镀废水预处理的絮凝过程中引入过硫酸盐,并引入含铁酸液在絮凝的过程中形成铁离子对过硫酸盐的均相催化,实现了电镀废水的可生化提升,期间将废水pH进行调节,形成金属氢氧化物沉淀,近一步提升了絮凝效果,相比直接调节pH进行絮凝沉淀为主的现有工艺,本工艺通过添加过硫酸盐形成高级氧化反应能够充分的提高电镀废水的可生化性,其次引入含铁酸液进行均相催化降少了其它催化剂的引入,节省了成本,且减少了含铁酸液的预处理工程建设投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某电镀厂产生的废水情况如下:含铁酸液5m3/d,分类收集后的电镀废水750m3/d。
一种采用含铁酸液催化过硫酸盐预处理电镀废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电镀废水分类收集后与含铁废酸液充分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远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远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23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