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管端面刨边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21037.1 | 申请日: | 2020-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9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杨棵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会市祥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7/04 | 分类号: | B29C57/04;B29C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00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管 端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管端面刨边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和翻边装置,所述塑料管内设有金属筒,且金属筒伸出塑料管端口;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设有充电盒;所述翻边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自由端设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铰接有若干摆杆,所述摆杆自由端连接有夹爪,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对塑料管内的金属筒进行充电,使金属筒自身发热,从而使塑料管软化,可以使塑料管均匀受热,使翻边更加容易,提高翻边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塑料管端面刨边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管一般是以合成树脂,也就是聚酯为原料、加入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等,以“塑”的方法在制管机内经挤压加工而成。由于它具有质轻、耐腐蚀、外形美观、无不良气味、加工容易、施工方便等特点,在诸多领域内皆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作房屋建筑的自来水供水系统配管、排水、排气和排污卫生管、地下排水管系统、雨水管以及电线安装配套用的穿线管等。
为适应不同工作领域的使用,塑料管往往会根据实际需求被切取成不同长度,塑料管被切取后,为了方便塑料管的连接和密封,需要在塑料管道的关口进行翻边处理。通过翻边的塑料管实用性更强,一方面管口变得光滑,不容易伤人,另一方面在翻边上安装好螺栓能够使塑料管实现近似于法兰连接的结构,连接更加牢固,且密封效果更好;目前使塑料管翻边的方式常用的是使用锥形模具对塑料管端口进行加热,加热软化后,利用锥形模具的锥度,向塑料管内部推动该模具,从而使塑料管翻边。
现有的翻边机结构主要包括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塑料管),以及带有高温的模具,模具的外形为圆锥台柱状。翻边时,模具进给运动,模具的圆锥头插入塑料管内移动,塑料管通过模具的加热而软化,在圆锥形的模具的推动下发生塑形变形,塑料管管口向外弯曲变形实现翻边。但是,由于模具只能对塑料管的内壁进行加热,对于一些管壁较厚的塑料管,模具在翻边的时候塑料管道的内壁和外壁受热不均,导致翻边时外壁并没有软化,强行进给模具可能容易导致管口断裂,翻边失败甚至造成塑料管报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管端面刨边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料管端面刨边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从左至右依次设有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和翻边装置,所述塑料管内设有金属筒,且金属筒伸出塑料管端口;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顶端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设有充电盒;所述翻边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自由端设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铰接有若干摆杆,所述摆杆自由端连接有夹爪。
进一步,所述金属筒表面均匀开设有与金属筒端面平行的环形的若干第一预裁切线和与第一预裁切线垂直的若干第二预裁切线,第二预裁切线将金属筒沿圆周方向分为均匀的若干部分,所述每一个部分与一个夹爪相连,使金属筒沿第一预裁切线和第二预裁切线翻边,使翻边更加容易。
进一步,所述翻边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顶端设有与推杆滑动配合的圆环,推杆在圆环内滑动,保证运动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部和锁紧部,所述夹持部呈圆环形,所述夹紧部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连接有螺栓,螺栓两端连接有锁紧螺母,将塑料管放入夹持部之后,使用螺栓和锁紧螺母进行夹紧,保证塑料管会发生移动或转动,保证翻边工作有效进行。
进一步,所述夹紧部采用弹性橡胶制成,该夹紧部具有弹性,可以适用各种规格的塑料管,提高适用性。
进一步,所述充电盒位于金属筒伸出塑料管部分的正下方,方便充电盒对金属筒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会市祥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会市祥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21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