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品管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2000.2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0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满延慧;袁聪聪;彭磊;文继任;杨峻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聚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7G3/00;G06K17/00;G06F16/33;G06F16/332;G06F16/953;G06F16/953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008 | 代理人: | 刘畅舟 |
地址: | 418000 湖南省怀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物品管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物品管控系统,包括设置在管控物品上的射频标识,固定或移动设置的射频识别读写模块,后台处理中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声光报警;视频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验证管控物品的图像,并将图像进行处理后将数据送入后台处理中心;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管控物品在流通过程中难以识别管理得问题,有效保证了防伪效果,管理系统智能化、自动化程度高,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品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品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对涉密或者重要物品的借取流程是:使用人(指借取物品的工作人员)首先先向相关负责人申请物品的使用权限,得到许可后拿着许可证明到物品存放的储物间,经物品管理人员的确认,可以取走被授权的物品,并且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归还,同时管理人员将此借取记录记录在自己的管理文件中。虽然有些部门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物品管控模式,通过计算机来记录物品的借还操作,可以通过查询条件来查看物品状态等。但还是会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对管理人员过于依赖:在当前现有的物品管控模式下,可能会出现由于管理人员自身问题而造成的在物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譬如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疏忽,未能察觉使用人拿走未被授权的物品,或者管理人员有意取走未被授权的物品等。
(2)在身份认证方面:在现有的物品管控模式中,没有实现很准确的对开柜人的身份认证。譬如当使用人到物品存储处借取物品时,管理人员有时很难直接确认使用人是否就是被授权的使用人,再如管理人员开柜时对管理人员的身份认证。
(3)在物品授权方面:在现有的物品管控模式中,没有一种有效地手段去了解哪些物品是被授权的,哪些物品是未被授权的。
(4)在越期控制方面:在现有的物品管控模式中,没有很好的处理解决好此问题。譬如,某使用人取走物品后没有按时还回,管理人员很难及时知道,只有当管理人员对记录信息进行按条件查阅后才能知道什么物品未被及时还回。
(5)在物品可追溯性方面:在现有的物品管控模式中,没有很好的手段去完善这方面的工作,如果物品丢失之后很难将其找回。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物品管控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品管控系统,包括:
设置在管控物品上的射频标识,所述射频标识内存储有根据预设编码规则获取的物品唯一标识ID,所述唯一标识ID解码得到的信息包括管控物品日期时间、当前状态和使用类别编号,所述类别编号包括类别名称和类别说明,所述射频标识中包括用户存贮器,所述唯一标识ID存储于用户存储器中;
固定或移动设置的射频识别读写模块,用于识别射频标识中的ID,并将解码得到的数据传输至网络通信模块,还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将信息编码后写入射频标识中;
后台处理中心,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管控物品数据,包括唯一标识ID以及颜色特征、纹理特征、形状特征在内的图像特征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网络通信模块送入的数据,并将数据在存储器中进行检索匹配,输出匹配结果;
报警模块,用于获取来自后台处理中心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声光报警;
视频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待验证管控物品的图像,并将图像进行处理后将数据送入后台处理中心;
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后台处理中心和射频读写识别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
所述后台处理中心和视频采集模块、报警模块以及网络通信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网络通信模块还和射频识别读写模块连接;
所述射频识别读写模块执行读操作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聚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聚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20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