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拟饵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1897.7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5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中道理介;川﨑辰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A01K85/01 | 分类号: | A01K85/01;A01K8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蒋国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拟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拟饵。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2)具有主体(4)、摇摆部(12)和光变化部(16),其中,所述主体(4)在其内部具有空腔(24);所述摇摆部(12)在该空腔(24)内被可动地安装于该主体(4)且放出光;所述光变化部(16)使来自该摇摆部(12)的光的状态发生变化。所述主体(4)构成为能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所述摇摆部(12)的光和来自光变化部(16)的光。所述摇摆部(12)在该拟饵(2)从动作状态变为停止状态后仍可动作。优选为所述摇摆部(12)是反射体或荧光体,所述光变化部(16)是反射体。据此,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在动作停止后仍可吸引食鱼性鱼的拟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钓鱼的拟饵(lure)。
背景技术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鰤鱼及其幼鱼、鲈鱼等大型的鱼捕食小鱼。这些大型的鱼被称为食鱼性鱼(fish eater)。作为捕获食鱼性鱼的方式,普及有拟饵钓鱼法。在拟饵钓鱼法中,使用疑似小鱼等鱼饵的拟饵。拟饵通过被抛出(cast)而在空中飞行,不久落入水中。通过卷绕钓线而使拟饵在水中游动。将该拟饵误认为是鱼饵的食鱼性鱼咬住拟饵。安装于拟饵的鱼钩刺入食鱼性鱼,从而将食鱼性鱼钓上来。食鱼性鱼咬住拟饵的频率被称为上钩率。
为了提高上钩率,而对拟饵做了各种改进。例如,在拟饵上进行有光泽的涂装。在该拟饵中,当拟饵动作时,光的反射状态发生变化,来吸引食鱼性鱼。另一种拟饵在拟饵体内的空间中具有拨浪鼓球(Rattle ball)。当拟饵动作时,该球滚动并发出声音,来吸引食鱼性鱼。还已知一种拟饵,当拉动该拟饵时,该拟饵一边振动一边游动。这些种类的拟饵被公开在株式会社岛野发行的“2017岛野渔具目录”中。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株式会社岛野发行的“2017岛野渔具目录”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拟饵钓鱼法中,钓鱼者在抛出拟饵之后,反复进行拉动钓线的动作和停止该拉动的动作。当停止拉动拟饵时,在静水区域、海流和海浪少的海域等水基本上不流动的场所,拟饵的动作基本上停止。为了提高上钩率,希望有一种能够在该拟饵的动作停止后仍可吸引食鱼性鱼的拟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拟饵的动作停止后仍可吸引食鱼性鱼的拟饵。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拟饵具有主体、摇摆部和光变化部,其中,所述主体在其内部具有空腔;所述摇摆部在该空腔内被可动地安装于该主体且放出光;所述光变化部使来自该摇摆部的光的状态发生变化。所述主体构成为能从外部视觉确认来自所述摇摆部的光和来自所述光变化部的光。所述摇摆部在所述拟饵从动作状态变为停止状态后仍可动作。
优选为,所述摇摆部是接收来自外部的光并放出光的反射体、荧光体、磷光体和透射体中的任一种。所述摇摆部可以是自身放出光的发光体。
优选为,所述光变化部是反射体、透射体和偏光板中的任一种。
优选为,所述摇摆部和所述光变化部呈板状,所述光变化部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摇摆部的厚度方向不同。
优选为,所述光变化部的厚度方向与所述摇摆部的厚度方向正交。更优选为,所述摇摆部的厚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光变化部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
可以为,所述摇摆部的厚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所述光变化部的厚度方向相对于上下方向在前后方向倾斜。
所述光变化部可以具有弯曲部。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