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11834.1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庞洪臣;钟英豪;潘新祥;魏斌;杨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H02N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撞击 摩擦 纳米 发电 函数 信号发生器 方法 | ||
1.一种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滑架(2)、传动件和电机(4),所述滑架(2)设于壳体(1)中,滑架(2)在壳体(1)内往复滑动,且其滑动方向上的两端与壳体(1)内壁发生碰撞;
所述滑架(2)与壳体(1)相碰撞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电极层(5),所述壳体(1)与滑架(2)相碰撞的内壁则设有第二电极层(6),所述第一电极层(5)或第二电极层(6)的表面贴合有摩擦层(7);
所述第一电极层(5)、第二电极层(6)连接有输出电路(8);
所述电机(4)通过传动件驱使滑架(2)来回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为齿轮件(3),所述齿轮件(3)的半侧外圆周设有轮齿,另外半侧外圆周保持平滑;所述滑架(2)内侧两对边设有齿条(9),所述齿条(9)平行于滑架(2)的滑动方向;所述齿轮件(3)单次只与单边齿条(9)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件(3)与单边齿条(9)的啮合距离不小于同侧第一电极层(5)与第二电极层(6)的最大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框体结构,壳体(1)设有用于约束滑架(2)滑动路径的卡块(10),所述卡块(10)均匀对称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与齿轮件(3)卡接,电机(4)联动齿轮件(3);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设有卡键(11),所述齿轮件(3)的轴孔对应设有键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4)连接有用于调节电机(4)转速的调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5)、第二电极层(6)均为金属导电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层(7)为高分子材料,摩擦层(7)发生撞击的一面设有纳米至微米级凸起的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为线状或立方体状或者四棱锥状的纳米阵列。
10.一种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方法,基于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撞击式摩擦纳米发电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所述电机(4),电机(4)驱动所述齿轮件(3)转动;
S2所述齿轮件(3)与一边齿条(9)啮合,带动滑架(2)向其中一侧滑动,并与壳体(1)内壁发生撞击;
S3所述第一电极层(5)或第二电极层(6)与摩擦层(7)碰撞产生电势差,第二电极层(6)将电势差传递至输出电路(8),输出电路(8)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S4所述电机(4)持续驱动齿轮件(3),齿轮件(3)旋转至与另一边齿条(9)啮合,同理,带动滑架(2)向另一侧滑动,并与壳体(1)另一侧内壁发生撞击,产生电信号输出;
S5调节所述调速器,改变电机(4)转速,改变碰撞周期,产生不同的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1183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