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生物质燃料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9977.9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12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陶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七台河昌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5/04 | 分类号: | C10L5/04;C10L5/06;C10L5/44;C10L5/36;C10L5/26;B02C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王卓 |
地址: | 154699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生物 燃料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生物质燃料处理方法,由导料单元、存料单元、料筒罩、粉碎搅拌单元、烘干执行单元和进料漏斗配合完成环保型生物质燃料的处理;本发明可以解决目前的原料在干燥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原料干燥的效果不理想,导致造粒后的原料颗粒容易松散脱落;并且原料块茎较大导致其干燥效率低下,以及粉碎切断的原料表面无法彻底全方位烘干处理;进一步的影响了原料的造粒效果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生物质燃料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由秸秆、稻草、稻壳、花生壳、玉米芯、油茶壳、棉籽壳等以及“三剩物”经过加工产生的块状环保新能源。生物质颗粒的直径一般为6至10毫米。原料在造粒生产之前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但是目前的原料在干燥处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原料干燥的效果不理想,导致造粒后的原料颗粒容易松散脱落;并且原料块茎较大导致其干燥效率低下,以及粉碎切断的原料表面无法彻底全方位烘干处理;进一步的影响了原料的造粒效果。
所以为了保证原料的烘干造粒效果;提高原料的烘干效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型生物质燃料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生物质燃料处理方法,具体的环保型生物质燃料处理步骤如下:
S1、原料粉碎:将待处理的秸秆沿着进料漏斗填入料筒罩内部,通过粉碎搅拌单元工作进行搅拌粉碎;
S2、原料干燥:搅拌粉碎后的潮湿原料通过烘干执行单元进行烘干作业;烘干后通过导料单元排出;
S3、制粒:将制得的粉碎干燥原料通过制粒机进行制粒;
S4、冷却:制得的原料颗粒进行冷却处理;
S5、打包:对冷却后的原料颗粒进行打包;
上述环保型生物质燃料处理S1-S5步骤中的环保型生物质燃料的处理需要由导料单元、存料单元、料筒罩、粉碎搅拌单元、烘干执行单元和进料漏斗配合完成,其中:
所述的导料单元上端安装有存料单元,存料单元的上端安装有料筒罩,且料筒罩的上端内壁外圈筒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粉碎搅拌单元;料筒罩的上端内壁中部设置有烘干执行单元,且料筒罩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与料筒罩内部相连通;
所述的烘干执行单元包括辅助气缸、底板、套罩、调节电机、控料罩和热烘灯;辅助气缸对称设置在料筒罩的顶端内壁,辅助气缸的下端安装有底板,位于底板的中部通过电机座安装有调节电机,且调节电机的外部套设有套罩安装在底板上,且套罩的下端外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设置有滚珠;调节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安装有控料罩,所述的套罩下端与控料罩顶端外壁通过活动连接方式相配合;控料罩的顶端内壁均匀设置有热烘灯;热烘灯工作产生热量对粉碎后的原料进行加热烘干,并且通过调节电机带动控料罩转动实现对下端粉碎的原料进行翻动,促进原料的快速烘干,并且对原料烘干完成后,通过辅助气缸工作在控料罩的作用下使得弧形扇板打开;进而将粉碎的原料沿着控料罩的矩形切孔和弧形扇板落出。
优选的;所述的粉碎搅拌单元包括电动滑块、支撑套板、搅拌棒、粉碎刀轮、从动带轮、驱动电机、主动带轮、传动带和辅助板;电动滑块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套板,所述的支撑套板内部为腔体结构,且支撑套板的内部通过轴承均匀设置有搅拌棒,搅拌棒的外壁均匀设置有粉碎刀轮,位于支撑套板内部的搅拌棒一端安装有从动带轮,所述的辅助板安装在支撑套板的下端外壁,且辅助板的侧壁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的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传动带相连接;通过电动滑块运动带动支撑套板进行周向转动,并且通过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上端的搅拌棒持续转动,通过粉碎刀轮的作用对内部的原料进行粉碎切断处理;便于粉碎后的原料进行烘干造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七台河昌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七台河昌达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9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