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压燃烧室整体式喷油总管反向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6917.1 | 申请日: | 2020-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7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郑落汉;李华东;龙利民;胡兴旺;何英娇;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8B9/032 | 分类号: | B08B9/032;B08B3/12;F23R3/2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6105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压 燃烧室 整体 式喷油 总管 反向 清洗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燃烧室整体式喷油总管反向清洗装置。该装置包括:压紧螺母、O形密封圈、密封接嘴、连接管、标准接头;其中,压紧螺母与密封接嘴的前端头连接;O形密封圈处于压紧螺母与密封接嘴前方之间的缝隙,且受到两者挤压产生径向形变;标准接头通过连接管与密封接嘴的后端头连接;待清洗的喷油孔所在喷油管部分处于密封接嘴和连接管内;待清洗的喷油管部分与压紧螺母之间存在间隙;径向形变的O形密封圈将压紧螺母、密封接嘴和喷油管之间的缝隙堵住,在该位置实现三者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冲压燃烧室整体式喷油总管反向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航空冲压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对燃烧室的轻量化和可靠性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喷油总管和喷油杆采用不可拆卸整体结构;为达到更好的燃油雾化效果和空气燃油混合效果,喷油孔直径仅为零点几毫米,因此喷油孔在试验过程中时常堵塞,由于前期未设计相应的清洗装置,使得试验无法进行。因此,设计开发一种便捷快速的喷油杆反向清洗装置成为冲压燃烧室试验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冲压燃烧室整体式喷油总管反向清洗装置,实现对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喷油总管的快速反向清洗,提高燃烧室试验效率。
技术方案:
一种冲压燃烧室整体式喷油总管反向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紧螺母、O形密封圈、密封接嘴、连接管、标准接头;
其中,压紧螺母与密封接嘴的前端头连接;O形密封圈处于压紧螺母与密封接嘴前方之间的缝隙,且受到两者挤压产生径向形变;标准接头通过连接管与密封接嘴的后端头连接;待清洗的喷油孔所在喷油管部分处于密封接嘴和连接管内;待清洗的喷油管部分与压紧螺母之间存在间隙;径向形变的O形密封圈将压紧螺母、密封接嘴和喷油管之间的缝隙堵住,在该位置实现三者密封;
其中,清洗剂从标准接头流入,在流经连接管、密封接嘴时,清洗剂无法通过压紧螺母、密封接嘴和喷油管之间的缝隙,随着缝隙内压力增大,清洗剂冲开待清洗的喷油孔的阻塞,通过冲开的喷油孔进入喷油杆,从而进入喷油总管。
连接管上设置有弯头。
还包括:防护卡箍、挡板;
其中,防护卡箍紧固在挡板两端,挡板中心安装在密封接嘴的后端。
防护卡箍通过紧固螺母紧固在挡板两端。
防护卡箍为U形结构。
清洗剂为燃油。
一种冲压燃烧室整体式喷油总管反向清洗装置,包括:上盖、装置本体、带滤芯供油接头、金属软管、带滤芯出油接头、装置支架、燃油泄放口、顶部放气阀;
装置本体和上盖组装成一个整体形成空腔,空腔内放置有喷油总管;喷油总管的进油口通过金属软管与安装在装置本体的带滤芯出油接头连通;上盖安装有顶部放气阀;装置本体上安装有用于进油的带滤芯供油接头;带滤芯供油接头的滤芯用于对清洗剂内的残渣进行过滤;
带滤芯出油接头的滤芯用于收集冲洗出的燃油孔的阻塞物;
其中,清洗剂通过带滤芯供油接头进入空腔,与此同时,顶部放气阀排出空腔的气体;当清洗剂充满整个空腔并开始增压,清洗剂给于喷油总管的压力不断增大,直到清洗剂冲开喷油总管上被堵塞的喷油孔,清洗剂顺着喷油总管流入金属软管,从带滤芯出油接头流出。
该装置还包括:固定在装置本体底部的超声波发生器和燃油泄放口;超声波发生器的电缆通过电缆引出管引出装置;燃油泄放口排出空腔内的燃油、沉淀到底部的残渣。
所述装置还包括:安装在上盖的安全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69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度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管件内壁高速激光熔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