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制造的USB电话机防松动接线插口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3810.1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冯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石头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0 | 分类号: | H01R13/10;H01R13/52;H01R1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制造 usb 电话机 松动 接线 插口 | ||
本发明涉及电话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的USB电话机防松动接线插口,所述导电板的内部形成插口,所述导电板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且贯穿于导电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导电板的外壁且位于夹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夹持板的一端且位于电磁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铁板,所述铁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板,电磁铁内部通电产生磁性,进而吸附其一侧的铁板与至靠近,铁板向电磁铁处移动并带动夹持板同步移动,进而使夹持板从通孔处嵌入连接在导电板的内部,夹持板对接入的插头两侧具有较大的夹持力,可以有效防止接入的插头因松动而影响电话机的使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话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的USB电话机防松动接线插口。
背景技术
USB电话机是一种在外形上小巧美观,型似手机,易于携带的网络话机,它使用USB接口连接电脑,利用电脑接入Internet来传送语音,专业高性能,支持很多软电话,独特的手机式外型设计,即插即用,连接PC电脑或笔记本,简单易用,可通过它像普通电话一样拨打或接听任何网络电话。
电话机的插口在经过不断的插拔之后,会产生松动的现象,就会产生由于连接不良而导致的数据传递断续、或无法传递数据的现象,影响电话机的使用,此外,接口一般是裸露的,长时间使用暴露于空气中,接口中容易落入大量的灰尘,杂物甚至是水等,这些物质会对接口产生一定的腐蚀,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接口的使用寿命,从而影响数据的传输,甚至出现无法传输的现象,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的USB电话机防松动接线插口,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的USB电话机防松动接线插口,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智能制造的USB电话机防松动接线插口,包括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内部形成插口,所述导电板的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且贯穿于导电板的内壁活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导电板的外壁且位于夹持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夹持板的一端且位于电磁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铁板,所述铁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壁且位于固定块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杆,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外表面且活动贯穿在密封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固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其位于插口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挡板。
作为优化,所述导电板为铜质材料,所述夹持板为塑料材质,所述外壳体为塑料材质。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连板与第二连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第一连板与第二连板均为塑料材质。
作为优化,所述密封箱的内部且位于调节板的底端填充有电流变液,所述密封箱和调节板均为铜质材料。
作为优化,所述推板的外表面且位于顶板的底端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推板和顶板均为塑料材质。
作为优化,所述挡板的长度小于插口的宽度,所述挡板为塑料材质。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智能制造的USB电话机防松动接线插口,通过将电缆插头插接在插口的内部时,插头的金属外壳与导电板的内壁接触,使导电板与插头之间形成闭合回路并通电,由于电磁铁连接在导电板的外壁且导电板为导电金属,因此电磁铁内部通电产生磁性,进而吸附其一侧的铁板与至靠近,铁板向电磁铁处移动并带动夹持板同步移动,进而使夹持板从通孔处嵌入连接在导电板的内部,夹持板对接入的插头两侧具有较大的夹持力,可以有效防止接入的插头因松动而影响电话机的使用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石头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石头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