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图可视化展示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03477.4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4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铃;曾超;张辉极;刘芳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4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图 可视化 展示 方法 终端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地图可视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按时间排序后的轨迹数据;
S2:获取一个轨迹数据作为起始轨迹数据;
S3:从起始轨迹数据开始依序正向的获取轨迹数据,直到满足以下三种正向条件中的任一时,进入S4;三种正向条件分别为:获取的正向轨迹数据中除最后一个轨迹数据之外的所有轨迹数据组成的聚群范围的斜率与所有轨迹数据组成的聚群范围的斜率的比值大于比值阈值、获取的正向轨迹数据的个数大于正向个数阈值和所有正向的轨迹数据均获取完毕;
S4:从起始轨迹数据开始依序反向的获取轨迹数据,直到满足以下三种反向条件中的任一时,进入S5;三种反向条件分别为:获取的反向轨迹数据中除最后一个轨迹数据之外的所有轨迹数据组成的聚群范围的斜率与所有轨迹数据组成的聚群范围的斜率的比值大于比值阈值、获取的反向轨迹数据的个数大于反向个数阈值和所有反向的轨迹数据均获取完毕;
S5:将起始轨迹数据和其所有正向和反向获取的轨迹数据的坐标点所构成的矩形范围作为预显示矩形范围,根据预显示矩形范围计算其缩小额定倍数后的待显示矩形范围;
S6:判断地图控件的当前矩形范围是否为空,如果是,则将当前矩形范围直接定位至待显示矩形范围;否则,将地图控件从当前矩形范围缩放移动至待显示矩形范围后,更新地图控件的当前矩形范围为待显示矩形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图可视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轨迹数据缓存队列,将采集的轨迹数据分割为多批次,将第一批次轨迹数据存储至轨迹数据缓存队列内;轨迹数据获取均从轨迹数据缓存队列内获取,当获取的轨迹数据为轨迹数据缓存队列中的最后一个轨迹数据时,更新轨迹数据缓存队列中的数据为下一批次轨迹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图可视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轨迹数据对应的坐标点来表示轨迹数据,则步骤S3具体实现过程为:
S31:初始化设定i=1,设定起始点为I0;
S32:获取点Ii-1的下一个点Ii,并计算起始点I0至点Ii之间所有点的聚群范围U(I0,…,Ii);
S33:获取点Ii的下一个点Ii+1,判断点Ii+1是否能够落在聚群范围U(I0,…,Ii)内,如果是,则设定起始点至点Ii+1之间所有点的聚群范围U(I0,…,I i+1)为起始点至点Ii之间所有点的聚群范围U(I0,…,Ii);否则,重新计算起始点I0至点Ii+1之间所有点的聚群范围U(I0,…,Ii+1);
S34:判断点Ii+1是否为采集的最后一个点,如果是,进入S4;否则,进入S35;
S35:判断U(I0,…,Ii)的斜率与U(I0,…,Ii+1)的斜率的比值是否大于比值阈值,如果是,进入S4;否则,进入S36;
S36:判断i是否大于正向个数阈值,如果是,进入S4;否则,令i=i+1,返回S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图可视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起始点I0至点Ii之间所有点的聚群范围U(I0,…,Ii)的计算方法为:将包含所有点的最小矩形作为起始点I0至点Ii之间所有点的矩形范围T(I0,…,Ii),将矩形范围T(I0,…,Ii)按额定比例扩大形成聚群范围U(I0,…,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34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设备的运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压机油组合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