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百合用扦插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1572.0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谢贞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贞秀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13/00;A01G22/35;A01G24/12;A01G24/15;A01G24/22;A01C21/00;A01C1/08;A01N47/38;A01N43/653;A01N33/04;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万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64 | 代理人: | 伍时礼 |
地址: | 276017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用 百合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百合用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松土后的土地上抛洒磷钾复合肥;S2、翻土后在土地表面划定若干条田垄;S3、在田垄上挖育苗穴;S4、在育苗穴内部铺设营养土,营养土的铺设厚度为5~6厘米;S5、将百合种球放置于杀菌液中浸泡后将其种植在营养土中;S6、在营养土表面铺设防疫土;S7、在相邻田垄之间进行单次浇水操作;S8、百合种球种植后3~5日内再次进行浇水操作,以后每间隔6~8日浇水一次;S9、百合种球种植后15~20日在田垄上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溶液,以后每间隔1~1.5个月施加一次;S10、百合种球种植后25~30日在田垄上施加驱虫药溶液,百合成熟前30日再次施加一次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百合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百合用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百合,学名(Lilium brownii var.viridulum Baker)又名强蜀、番韭、山丹、倒仙、重迈、中庭、摩罗、重箱、中逢花、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是百合科百合属(学名:Lilium)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于中国,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全球已发现有至少120个品种,其中55种产于中国。近年更有不少经过人工杂交而产生的新品种,如亚洲百合、香水百合、火百合等。
百合的鳞茎含丰富淀粉,可食,亦可作药用,因此现在市面上百合的种植量逐渐上升,但是现有的种植方式导致百合的种植存活率较低,从而导致百合的产量较低,给百合种植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操作便利、提高存活率的食用百合用扦插育苗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食用百合用扦插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土地进行松土操作,然后在松土后的土地上抛洒磷钾复合肥;
S2、使用机械设备进行翻土操作,翻土后在土地表面划定若干条田垄;
S3、在田垄上沿田垄的长度方向挖若干个育苗穴,育苗穴的内径为8~10厘米;
S4、在育苗穴内部铺设营养土,营养土的铺设厚度为5~6厘米;
S5、将百合种球放置于杀菌液中浸泡30~50分钟,浸泡后将百合种球种植在营养土中,百合种球顶端高度高于营养土表面高度2~3厘米;
S6、在营养土表面铺设1~1.5厘米厚度的防疫土;
S7、铺设防疫土后,在相邻田垄之间进行单次浇水操作;
S8、百合种球种植后3~5日内再次进行浇水操作,以后每间隔6~8日浇水一次,直至百合成熟;
S9、百合种球种植后15~20日在田垄上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溶液,以后每间隔1~1.5个月施加一次,直至百合成熟;
S10、百合种球种植后25~30日在田垄上施加驱虫药溶液,百合成熟前30日再次施加一次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的磷钾复合肥中,磷与钾的质量比为2~3: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抛洒磷钾复合肥时每公顷耕地抛洒225~300千克。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相邻田垄之间的距离为0.8~1米;所述步骤S3中相邻育苗穴之间的距离为0.3~0.5米。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的营养土由珍珠岩、河沙、中药渣、植物破碎粉末、污泥混合搅拌制成,所述珍珠岩、河沙、中药渣、植物破碎粉末、污泥的体积比为1~2:1~2:2~3:2~3:6~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贞秀,未经谢贞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15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