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防磁的管道等离子开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00669.X | 申请日: | 2020-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9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修云;陈迎锋;李政;刘晨光;毕启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科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10/00 | 分类号: | B23K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方智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19 | 代理人: | 张廷利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 防磁 管道 等离子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热防磁的管道等离子开孔装置,包括云台组件、摆臂组件、防护组件、滑轨组件和切割组件,云台组件包括云台支撑盘、中空旋转台和转台,摆臂组件包括摆臂和支架板,摆臂水平固定在转台上,支架板垂直固定在摆臂上,防护组件包括盒体和盖板,盒体固定在摆臂的下侧,盒体上设有进气管接头和出气管接头,盖板密封固定在盒体的下侧,滑轨组件竖向安装在支架板上,切割组件包括转接座、等离子切割枪和激光测距仪,转接座与滑轨组件连接,等离子切割枪和激光测距仪到中空旋转台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其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开孔速度快、隔热防磁效果好、可靠性高的优点,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开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隔热防磁功能的管道等离子切割开孔装置。
背景技术
在燃气管网的运营管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接切改线作业,而管道开孔是接切改线的重要工序。目前本领域采用的管道开孔机主要为筒刀式开孔机,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产品较为笨重,需专门配备液压站,安装、运输均不方便;2、开孔效率低,开一次孔往往需要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且需要多人配合完成,劳动强度大;3、筒刀磨损速度快,使用、维护成本较高;4、开孔直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大口径的开孔需求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热防磁的管道等离子开孔装置,其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开孔速度快、隔热防磁效果好、可靠性高的优点,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使用维护成本和劳动强度。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隔热防磁的管道等离子开孔装置,包括云台组件、摆臂组件、防护组件、滑轨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云台组件包括云台支撑盘和固定在云台支撑盘上的中空旋转台,中空旋转台的转盘同轴固定有中空的转台,所述摆臂组件包括摆臂和支架板,摆臂水平固定在转台上,支架板垂直固定在摆臂上,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圆盘形的盒体和盖板,盒体固定在摆臂的下侧,盒体上设有进气管接头和出气管接头,盖板密封固定在盒体的下侧并使两者围成封闭的气腔,所述滑轨组件竖向安装在支架板上,所述切割组件包括转接座以及固定在转接座上的等离子切割枪和激光测距仪,转接座与滑轨组件连接,等离子切割枪和激光测距仪到中空旋转台轴线的垂直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隔热防磁的管道等离子开孔装置,还包括废料提取组件,所述废料提取组件包括支撑管、电磁铁和开关支撑盘,支撑管的上端依次穿过盖板、盒体、摆臂、转台和中空旋转台并与云台支撑盘固定连接,电磁铁和开关支撑盘通过弹性缓冲件安装在支撑管的下端,开关支撑盘上安装有多个分布在电磁铁周围的接近开关。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隔热防磁的管道等离子开孔装置,其中,所述弹性缓冲件包括管螺帽、套管、连杆、弹簧和六角柱,管螺帽通过螺纹旋装在支撑管的下端,套管穿过管螺帽的底壁,套管的外壁在管螺帽底壁的上侧位置设有第一限位台,套管的内壁上半部设有第二限位台,连杆穿过套管,连杆的下半部设有处于套管中的第三限位台,连杆的下端设有第四限位台,连杆的上端设有处于套管上侧的第五限位台,弹簧套在连杆上,弹簧的上下端对应顶压在第二限位台和第三限位台上,六角柱的上端通过螺纹孔旋装在连杆的下端;所述电磁铁的顶部通过螺纹孔旋装在与六角柱一体的螺纹柱上,所述开关支撑盘与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隔热防磁的管道等离子开孔装置,其中,所述套管的上端设有对称的限位槽,所述连杆上设有处于限位槽中的限位块。
进一步的,本发明一种隔热防磁的管道等离子开孔装置,其中,所述滑轨组件包括基座、导轨、滑块、丝杠、电机和滑台,基座固定在支架板上,基座的上下端对应固定有上端板和下端板,导轨固定在基座上,滑块卡装在导轨上并使两者滑动配合,丝杠的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对应安装在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电机固定在摆臂的上侧并使其轴出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杠的上端连接,滑台分别与滑块和转接座固定连接,滑台中设有与丝杠配合的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科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安科工程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00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