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裂化油浆杂质脱除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9348.2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28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马育青;何建波;马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可波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65/04 | 分类号: | C10G6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汪琳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裂化 杂质 脱除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催化裂化油浆除杂质领域,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油浆杂质脱除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将待处理的催化裂化油浆充分搅拌,以使得所述待处理的催化裂化油浆中的水分与催化裂化油浆充分混合;将搅拌之后的催化裂化油浆加热至混药温度;在所述混药温度下,将预制的药液与上述加热后的催化裂化油浆混合,得到催化裂化油浆药液混合物;之后反应、脱水、过滤。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将催化裂化油浆中的水分与催化裂化油浆充分混合,之后将催化裂化油浆加热到混药温度,并与药液混合,之后再对混合了药液的催化裂化油浆进行加热,并且在反应温度下,凝结杂质,之后脱水过滤得到质量合格的催化裂化油浆,除杂环境稳定高效。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催化裂化油浆脱除杂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催化裂化油浆杂质脱除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催化裂化油浆是石油在炼制过程中催化裂化装置分馏塔底外甩出来的一种粘稠油浆,这种催化裂化油浆含有大约百分零点一至零点八的微细金属颗粒和少量的胶质、沥青,在储运过程中还掺进一定比例的水分。微细金属颗粒的主要成份是硅酸铝(A12O3.SiO2)、钙(Ca)、铜(Cu)、铁(Fe)、镁(Mg)、铅(Pb)、镍(Ni)、钒(V)、钠(Na)等,这种催化裂化油浆稠环芳烃含量高,氢碳原子低,是生产针状焦、碳纤维、炭黑、石油芳烃增塑剂、橡胶较化剂、沥青改性剂、溶剂脱沥青强化剂、导热油、重型燃料油的理想原料,不过,这种催化裂化油浆在使用前,必须把催化裂化油浆中的微细金属颗粒、胶质、沥青、水等杂质脱除干净,才能使催化裂化油浆的特有性能发挥出来,否则就只能作为废油处理。为此,近几十年以来,为了更有效地使催化裂化油浆变废为宝,国内外各科研机构已研发出沉降助剂法、精密过滤反冲洗法、静电分离法、磁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减压蒸馏和溶剂萃取法等多种催化裂化油浆脱除胶质、沥青、微细金属颗粒的方法,但是,目前除精密过滤反冲洗法、静电分离法还有少量应用外,其余的方法都因脱除效果受影响因素多、生产效率低、运行成本高等原因而无法广泛应用。
精密过滤反冲洗法是通过孔径很小的烧结网精密过滤器硬生生地把粒径大于过滤网孔径的金属颗粒拦截下来,当过滤网前后压差达到设定值上限时,通过使用不含有害杂质且价格较高的油品作为冲洗液反冲吹洗的办法把过滤网前的金属垢物吹落下来以降低压差,然后继续生产,这种方法虽能得到质量较好的催化裂化油浆,但这种方法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要求高、投资大、过滤网维修更新费用高、生产成本高,这种方法不但生产效率低、而且还要耗用不含有害杂质且价格较高的油品作为冲洗液,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较大比例的废油,这种方法很难满足大规模连续化、高效益的生产的需要。
静电分离法是将含有微细金属颗粒的催化裂化油浆液体流经电场作用下的填料床层时,微细金属颗粒在高压电场中被极化,并被吸附在填料上,从而使油浆得以净化,当填料层因吸附微细金属颗粒达到饱和后,采用不含有害杂质且价格较高的油品作为反冲洗液流经床层使填料得以再生,然后再进入下一轮的吸附操作,但静电分离法只能吸附粒径较小的金属颗粒,分离效果受影响因素较多,而且设备比较复杂、投资费用较高、耗电大、生产成本高,此外,这种方法同样要耗用不含有害杂质且价格较高的油品作为冲洗液,同样会产生较大比例的废油,因此,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内很少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催化裂化油浆杂质脱除方法以稳定高效的脱除催化裂化油浆中的杂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催化裂化油浆杂质脱除方法,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催化裂化油浆杂质脱除方法,该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将待处理的催化裂化油浆充分搅拌,以使得所述待处理的催化裂化油浆中的水分与催化裂化油浆充分混合;
将搅拌之后的催化裂化油浆加热至混药温度;
在所述混药温度下,将预制的药液与上述加热后的催化裂化油浆混合,得到催化裂化油浆药液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可波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可波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93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