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连续性碳纤维汽车零部件快速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8793.7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8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严兵;吴世超;祁震;张永喜;施刘生;张可可;何郅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33/38;B29C70/54;B29L31/30;B29K105/08;B29K10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连续性 碳纤维 汽车零部件 快速 成型 模具 | ||
1.一种新型的连续性碳纤维汽车零部件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结构组成:薄壁开口结构件、碳纤维补强件、上模具、下模具、气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连续性碳纤维汽车零部件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开口结构件采用冲压、挤压、辊压工艺制成;
所述碳纤维补强件经过预浸料前处理,所述预浸料采用连续碳丝编织物与热固性树脂组合制备而成;
所述气袋采用较高延伸率的软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连续性碳纤维汽车零部件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气袋的原始形状与金属结构件相近,并在上下模具合模时不与金属结构件接触,气袋的外边缘嵌入到上模具的槽内,与上模具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上模具上开有进气孔和排气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连续性碳纤维汽车零部件快速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下模具采用普通钢材制成,其腔体仿形金属结构件,并在金属结构件的基础上放大一定比例,保证金属结构件可以方便的放入和取出,下模具在腔体仿形面的外围设加热孔,采用油加热或电加热的方式。
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的连续性碳纤维汽车零部件快速成型模具制备汽车零部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对金属结构件进行表面粗化处理,同时对碳纤维补强件进行预浸料裁切下料,裁切完成后的碳纤维补强件铺贴到对金属结构件相应的位置,由于预浸料具有一定的粘性,不需要辅助设备来将其固定;
将铺贴预浸料碳纤维补强件的金属结构件放入到下模具中,下模具的加热孔持续加热,使得下模具仿形面的温度保持在预浸料的固化温度,金属结构件放入到下模具后,马上将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同时对上模具充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迫使气袋膨胀,并贴合到预浸料组成的碳纤维补强件上,使得碳纤维补强件受到均匀的压力(气压根据树脂的固化特性和温度设定),贴敷到金属结构件上;
打开上模具的排气口,排除高压空气,然后开模,取出金属结构件,此时碳纤维补强件已经固化成型,并且与金属结构件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零件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澳盛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87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线框架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焊接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