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拉杆的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7550.1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8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钟传明;吴铁成;叶峰;赵安;袁扣峰;孙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6 | 分类号: | F16B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张冉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杆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拉杆的连接器,用于连接第一钢拉杆和第二钢拉杆,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钢拉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钢拉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套接于所述第一钢拉杆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套接于所述第二钢拉杆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固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螺母相互限位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母相互限位。本发明的钢拉杆的连接器使得张拉施工方便、功效高且劳动强度低,同时减少了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和易损坏钢拉杆螺纹进而带来质量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拉杆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船用钢拉杆的连接器在船舶修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目前的钢拉杆的连接器一般采用具有内周螺纹的套筒结构实现。
如图1所示,在实际操作中,连接第一钢拉杆10和第二钢拉杆20需要旋转套筒1。由于第一钢拉杆10和第二钢拉杆20的下部地面的原因,套筒1只可在地面以上180°旋转,施工操作时必须旋转张拉工装(张拉工装可带动套筒1旋转,图中未示出)而需采用分级张拉,使得施工极为不便、施工功效低且劳动强度大;同时,旋转张拉过程中起张拉作用的千斤顶需泄压,存在安全隐患;又,当钢栏杆受力时,钢栏杆的端头2与套筒1的螺纹将产生咬合力,容易损坏每个钢拉杆和套筒1的螺纹丝牙,并且增加了张拉难度,容易带来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船用钢拉杆的连接器施工功效低且劳动强度大、施工时存在安全隐患和易损坏螺纹进而带来质量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钢拉杆的连接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拉杆的连接器,用于连接第一钢拉杆和第二钢拉杆,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螺母、第二螺母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
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钢拉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钢拉杆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套接于所述第一钢拉杆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套接于所述第二钢拉杆上;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连接部固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螺母相互限位且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母相互限位。
本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螺母相互限位从而受力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螺母上,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母相互限位从而受力在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母上。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一螺母抵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螺母抵接。
本方案中采用抵接的方式实现限位。
较佳地,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钢拉杆的一端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钢拉杆的一端部螺纹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材料为金属。
本方案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采用金属材料,能够具有足够的强度,体积也较小。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
本方案中,连接部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形成包括具有较强支撑力的结构。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制造方式包括铸造。
较佳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对称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用于套接所述第一钢拉杆的孔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用于套接所述第二钢拉杆的孔中心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75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