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6953.4 | 申请日: | 202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戴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龙涛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回弹 巩膜 加压 装置 | ||
1.一种改进的回弹式后巩膜加压装置,其包括一个手持端(1),所述手持端(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呈弧形设置的加压端(2),所述加压端(2)远离手持端(1)的一端贯穿开设有一个呈类圆形设置的加压圈(3),所述手持端(1)的两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缝合固定孔(4);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端的两侧壁间固定连接一横杆(5);所述横杆(5)上可拆卸连接一加压杆(6),加压杆(6)的一端与加压圈(3)可拆卸连接;加压杆(6)通过可拆卸连接装置(7)分别与横杆(5)和加压圈(3)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的固定孔(4)可以设置1-8个,固定孔(4)设置在手持端(1)两侧壁外侧或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加压端(2)和加压圈(3)整体上为一体式线圈化结构;手持端(1)和加压端(2)构成具有一定弧形设置的瓢形结构,所述加压端(2)远离手持端(1)的一端贯穿开设呈类圆形设置的加压圈(3),所述加压圈(3)设置在加压端(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设置为板状结构或网眼状结构,所述手持端(1)中间开孔,以供加压杆(6)连接和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与加压端(2)采用弹性金属、弹性合金或弹性高分子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或合金选自医用钢、含钢合金、钛镍合金;所述弹性高分子材料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不饱和聚酯、丙烯基弹性体、乙烯基弹性体、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碳酸脂、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乳酸、聚羟基烷酸脂、聚脂肪族酯、聚己内酯、二氧化碳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圈(3)上套设弹性膜或弹性板(8),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8)能够对后巩膜整体加压,不会损伤后巩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膜或弹性板(8)材料选自硅橡胶、不饱和聚酯、丙烯基弹性体、乙烯基弹性体、环氧、酚醛、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聚丙烯、聚碳酸脂、尼龙、聚醚醚酮、聚醚砜、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弹性金属。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端(1)、加压端(2)、加压圈(3)与横杆(5)的外侧壁上均可覆盖有一层硅胶或高分子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杆(6)为弧形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69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熔喷布的熔喷结构
- 下一篇:客户终身价值评估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