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饮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93312.3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1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魏潘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47J31/56;A61L2/07;A61L2/26;A61L2/24;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范奇 |
地址: | 241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自动控制 技术 自动 饮水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饮水系统,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出水口,本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本体上在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模块,出水口处设置有消毒模块,本体内设置有与消毒模块通过管道导通连接的加热模块,升降模块、消毒模块和加热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升降模块带动杯具向出水口方向移动靠近并推动消毒模块向远离出水口方向移动将出水口打开,加热模块通过向消毒模块输送热蒸汽用于出水口的消毒工作,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加热系统以及消毒系统对出水口进行消毒处理,并在接水过程中通过升降模块带动杯具向出水口处移动靠近接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水易发生喷溅且出水口处容易滋生细菌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水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饮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饮水装置,是方便人们饮水的装置,常见的有饮水机、热水器等。传统的饮水机和净水直饮机一般需要机械按压式出水或者采用电控按键控制出水的方式,取水方式陈旧,往往会存在蒸汽烫手、按键手感不良、按键不灵敏、机械水龙头可靠性能差等问题,针对机械式取水方式的问题,逐渐出现自动感应出水的方式,但是感应出水的方案,仅仅限于感应水或者杯子之后控制出水,如果用户忘记取走杯子,会出现水满溢出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专利号为CN201510217279.3提供了饮水装置及其出水控制方法,通过超声波感应模块检测取水台上是否有取水容器,并在有取水容器时,出水控制模块控制出水以满足用户用水需求,并通过超声波感应模块检测取水容器信息,在取水时,出水控制模块根据取水容器信息进行出水控制,可以实现自动停水,避免溢水,更加安全。
但是现有技术饮水装置的取水台和饮水装置的出水口之间间隙远大于杯具高度,从而在接水过程中容易造成喷溅问题;且饮水装置的出水口暴露在空气中,且出水口常处于润湿状态,空气中的细菌很容易在出水口处滋生,影响饮水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饮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加热系统以及消毒系统对出水口进行消毒处理,并在接水过程中通过升降模块带动杯具向出水口处移动靠近接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接水易发生喷溅且出水口处容易滋生细菌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自动控制技术的自动饮水系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本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本体上在所述出水口的下方设置有升降模块,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消毒模块,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与所述消毒模块通过管道导通连接的加热模块,所述升降模块、所述消毒模块和所述加热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所述升降模块带动杯具向所述出水口方向移动靠近并推动所述消毒模块向远离所述出水口方向移动将所述出水口打开,所述加热模块通过向所述消毒模块输送热蒸汽用于所述出水口的消毒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毒模块包括套装在所述出水口处的消毒块,所述消毒块上设置有用于所述出水口套装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的一侧端面上覆盖有瓣膜层,所述消毒块上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所述贯穿孔一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贯穿孔导通连接的喷射孔,所述空腔通过管道与所述加热模块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消毒块上靠近所述贯穿孔的一侧端面上均匀分别有多个嵌装槽,所述嵌装槽内滑动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远离所述嵌装槽的一端嵌装有滚珠,所述嵌装槽内设置有推动所述推动杆向所述嵌装槽外侧移动的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嵌装槽与所述空腔导通连接,所述嵌装槽内活动安装有活塞块,在所述嵌装槽内所述活塞块与所述弹簧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3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