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RS232串口检测的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2830.3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6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宇;张立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2 | 分类号: | G06F11/22;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巴晓艳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rs232 串口 检测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RS232串口检测的测试装置,其包括信号同步转换电路1、正压整流滤波电路2、负压整流滤波电路3、电荷泵逆变器4、TXD输入端5、RXD输出端6和接地端7。当TXD输入端5没有待测设备的TXD信号输入时,所述负压整流滤波电路3和电荷泵逆变器4构成静态信号产生电路;通过静态信号产生电路向待测设备的RXD端输出正压电平;当TXD输入端5接收到待测设备的TXD信号输入时,正压整流滤波电路2与负压整流滤波电路3构成动态信号产生电路,通过动态信号产生电路将TXD信号进行正负压电平的逆变生成RXD信号传输给待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S232串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RS232串口检测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准接口,使不同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连接起来进行通讯。RS232接口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现有技术中,某设备的RS232接口通过线缆连接其他设备的RS232接口时,需要使用串口通讯软件或误码仪收发数据检验其是否正常连接。但是若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线缆连接故障,对方发送的信息可能丢失,而接收方可能也不知道对方曾发送过信息。
现有技术中,RS232串口的测试方法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将待测设备串口TXD引脚和RXD引脚短接,TXD发送一组数据,RXD接收到对应数据,则认为设备串口功能正常。但是检测方法,如果焊接过程中TXD和RXD线路上任意一点发生短路,则检测会漏掉此故障电路。二是使用串口服务器转发,设备通过TXD引脚向串口服务器发送一组数据,串口服务器收到数据后,回复约定数据,设备RXD引脚接收到对应数据,则认为设备串口功能正常;但是使用串口服务器转发的方式来检测,外部需要给串口服务器供电,且对于测试串口较多的设备,串口服务器在产线上会增加操作的复杂度且成本更高。
由此可见,本领域中急需一种不需要外接电源的用于RS232串口检测的测试装置,该装置可以方便的接入到被测RS232串口上,同时利用RS232串口的TXD引脚实现供电,从而完成对RS232串口的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实现在非供电的状态下对RS232串口的检测。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RS232串口检测的测试装置,其包括信号同步转换电路1、正压整流滤波电路2、负压整流滤波电路3、电荷泵逆变器4、TXD输入端5、RXD输出端6和接地端7。当TXD输入端5没有待测设备的TXD信号输入时,TXD输入端5所接收的为负压电平,所述负压整流滤波电路3和电荷泵逆变器4构成静态信号产生电路;通过静态信号产生电路向待测设备的RXD端输出正压电平;当TXD输入端5接收到待测设备的TXD信号输入时,TXD输入端5所接收的为正负压交变电平,正压整流滤波电路2与负压整流滤波电路3构成动态信号产生电路,通过动态信号产生电路将TXD信号进行正负压电平的逆变生成RXD信号传输给待测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同步转换电路1包括第一场效应管101和第一电阻102,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TXD输入端5,第一场效应管101的的漏极连接第一电阻10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压整流滤波电路2包括第一二极管201及第一电容202,所述第一二极管201的正极连接TXD输入端5,而第一二极管201的负极通过第一电容202接地。第一电阻102与第一二极管201的负极相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负压整流滤波电路3包括第二二极管301及第二电容302,所述第二二极管301的负极极连接TXD输入端5,而第二二极管301的正极通过第二电容302接地。所述第一场效应管101的的源极连接第二二极管301的正极。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荷泵逆变器4连接于而第一二极管201的负极和第二二极管301的正极之间,所述第一场效应管101的的漏极同时连接RXD输出端6。所述第一电容202和第二电容302的接地均连接于接地端7,并与RS232串口的接地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28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