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膨胀阀性能自动检测设备及其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1990.6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2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金霞霞;范爱松;范海燕;叶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3 | 分类号: | G01M13/003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程志军 |
地址: | 323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性能 自动检测 设备 及其 工艺 | ||
1.一种膨胀阀性能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底板(1)和膨胀阀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端固定有第一立板(2),所述底板(1)远离第一立板(2)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立板(3),所述第一立板(2)顶部一侧固定有L形安装板(4),所述L形安装板(4)一端开设有安装孔(5),所述安装孔(5)内壁插接有膨胀阀体(6),所述L形安装板(4)远离第一立板(2)的一端开设有卡槽(7),且膨胀阀体(6)的出液端与卡槽(7)卡接,所述L形安装板(4)底部靠近安装孔(5)的一端固定有夹持机构(8),所述底板(1)靠近膨胀阀体(6)的一端和第二立板(3)靠近膨胀阀体(6)的一端均固定有接头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阀性能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8)包括固定环(81)、滑槽(82)、卡柱(83)、滑道(84)、滑柱(85)、固定套筒(86)、转环(87)、驱动槽(88)、第一齿轮环(89)、第一伺服电机(810)和第一平齿轮(811),所述L形安装板(4)下表面靠近安装孔(5)的一端固定有固定环(81),且固定环(81)内壁与安装孔(5)连通,所述固定环(81)内壁等距开设有滑槽(82),所述滑槽(82)内壁滑动连接有卡柱(83),所述滑槽(82)底部开设有滑道(84),所述卡柱(83)底部固定有滑柱(85),且滑柱(85)与滑道(84)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环(81)外侧固定有固定套筒(86),所述固定套筒(86)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环(87),所述转环(87)上表面等距开设有与滑柱(85)相配合的驱动槽(88),所述滑柱(85)底部穿过滑道(84)与驱动槽(88)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转环(87)外侧固定有第一齿轮环(89),所述L形安装板(4)下表面固定有第一伺服电机(810),且第一伺服电机(810)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平齿轮(811),且第一平齿轮(811)与第一齿轮环(89)啮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膨胀阀性能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机构(9)包括气缸(91)、升降板(92)、连接管(93)、内螺纹接头(94)、第二齿轮环(95)、第二伺服电机(96)、第二平齿轮(97)和固定管(98),所述底板(1)靠近膨胀阀体(6)的一端和第二立板(3)靠近膨胀阀体(6)的一端均对称固定有气缸(91),两个所述气缸(91)的输出端固定有升降板(92),所述升降板(92)中部固定有连接管(93),所述连接管(93)顶部穿过升降板(92)固定有与膨胀阀体(6)的螺纹端相配合的内螺纹接头(94),所述内螺纹接头(94)外侧固定有第二齿轮环(95),所述升降板(92)下表面固定有第二伺服电机(96),且第二伺服电机(96)的输出端穿过升降板(92)固定有第二平齿轮(97),且第二平齿轮(97)与第二齿轮环(95)啮合连接,所述连接管(93)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管(98),两个所述固定管(98)分别穿过底板(1)和第二立板(3)并与底板(1)和第二立板(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膨胀阀性能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83)靠近膨胀阀体(6)的一端呈锥形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膨胀阀性能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3)与固定管(98)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膨胀阀性能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槽(88)呈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膨胀阀性能自动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810)和第二伺服电机(96)均为一种减速电机,且第一伺服电机(810)为一种蜗杆减速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膨胀阀性能自动检测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检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人们将本装置内的两个接头机构(9)分别接入制冷系统的冷媒管中,且在冷媒管靠近两个接头机构(9)的一端安装流量计;
S2、人们将膨胀阀体(6)插入安装孔(5)内,并使膨胀阀体(6)的出液端卡在卡槽(7)内,此时通过第一伺服电机(810)转动带动第一平齿轮(811)转动,使得第一平齿轮(811)带动第一齿轮环(89)转动,进而带动转环(87)转动,使得转环(87)上的驱动槽(88)推动滑柱(85)运动,使得滑柱(85)带动卡柱(83)在滑槽(82)内滑动,使得四个卡柱(83)相互靠近,进而使得四个卡柱(83)将膨胀阀体(6)夹紧固定;
S3、通过气缸(91)推动升降板(92)升降,进而带动内螺纹接头(94)向膨胀阀体(6)的螺纹端移动,直至内螺纹接头(94)与膨胀阀体(6)的螺纹端接触,然后通过第二伺服电机(96)转动带动第二平齿轮(97)转动,使得第二平齿轮(97)带动第二齿轮环(95)转动,进而带动内螺纹接头(94)旋转,且在旋转时,气缸(91)持续上升,使得内螺纹接头(94)旋进膨胀阀体(6)的螺纹端,使得膨胀阀体(6)的两个螺纹端与固定管(98)连接,使得膨胀阀体(6)接入制冷系统的冷媒管,即可对膨胀阀体(6)的性能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19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