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仓料位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90204.0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2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3/292 | 分类号: | G01F23/292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袁文婷;张娓娓 |
地址: | 1166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仓料位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仓料位检测装置,包括感光检测结构、信号转化装置和主控装置;感光检测结构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竖直串联的基本检测元件,串联后的基本检测元件构成闭合回路;基本检测元件包括电阻和与电阻并联的光电开关;感光检测结构竖直设置在矿仓的内侧壁上,在矿仓的顶端设置有为感光检测结构提供光源的供光结构;信号转化装置包括与检测单元电连接的电阻信号线和与电阻信号线电连接的隔离变送器;隔离变送器与主控装置连接。利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目前在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成本低廉、不受扬尘和水汽的使用环境因素影响、精确度高的矿仓料位的测量设备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料位测量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矿仓料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矿仓的料位检测,在现代钢铁或煤矿等自动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估计出料仓内所储原料的体积或重量,便于根据当前原料的体积或重量进行后续的自动化控制。
目前钢铁行业中矿仓料位的测量一般采用称重料位计或雷达料位计。其中,称重料位计本身价格昂贵,增加造价成本;而雷达料位计是基于时间行程原理的测量仪表,雷达波以光速运行,运行时间可以通过电子部件被转换成物位信号。探头发出高频脉冲并沿缆绳传播,当脉冲遇到物料表面时反射回来被仪表内的接收器接收,并将距离信号转化为物位信号。
但是,雷达料位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扬尘、水汽等影响,测量结果偏差大,有时甚至无法正常使用,导致PLC控制系统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影响上料和卸料。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仓料位检测装置,以解决目前的在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成本低廉、不受扬尘和水汽的使用环境因素影响、精确度高的矿仓料位的测量设备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仓料位检测装置,包括感光检测结构、信号转化装置和主控装置;其中,所述感光检测结构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竖直串联的基本检测元件,串联后的所述基本检测元件构成闭合回路;所述基本检测元件包括电阻和与所述电阻并联的光电开关;所述感光检测结构竖直设置在矿仓的内侧壁上,在所述矿仓的顶端设置有为所述感光检测结构提供光源的供光结构;所述信号转化装置包括与所述检测单元电连接的电阻信号线和与所述电阻信号线电连接的隔离变送器;所述隔离变送器与所述主控装置连接。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检测单元还包括单元外壳;所述基本检测元件等距离串联并封装在所述单元外壳内部;且在所述单元外壳内部竖直封装有回路电缆;在所述单元外壳的两端均设置有串联接线端子和回路电缆接线端子;所述串联接线端子与用于串联所述基本检测元件的连接线的端部连接;所述回路电缆接线端子与所述回路电缆的端部连接。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感光检测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检测单元;相邻的所述检测单元之间的串联接线端子通过电缆连接;相邻的所述检测单元之间的回路电缆接线端子通过电缆连接;且,位于两端的所述检测单元,其中一个所述检测单元的边端的串联接线端子和回路电缆接线端子短接;另一个所述检测单元的边端的串联接线端子和回路电缆接线端子均与所述电阻信号线连接。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单元外壳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卡槽;在所述单元外壳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卡槽适配的连接卡块;相邻的所述检测单元之间通过连接卡槽和连接卡块插接连接。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单元外壳的竖直方向上等距离设置有一排采光窗口。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单元外壳为矩形不锈钢外壳;和/或,所述采光窗口为防爆玻璃窗口。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矿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垂直槽道,所述单元外壳通过固定元件固定在所述垂直槽道上。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固定元件为液压扣紧结构。
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供光结构包括均匀设置在所述矿仓顶端的至少四组稳定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902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