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压环境爆炸防护产品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088223.X | 申请日: | 2020-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5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旭;王继业;蒋漳河;刘柏清;王彦;陈钰方;王新华;杨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5/54 | 分类号: | G01N25/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压 环境 爆炸 防护 产品 防爆 性能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压环境爆炸防护产品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涉及粉尘防爆技术领域,其中,正压环境爆炸防护产品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包括风机、软膜管、第一管道、隔爆翻板阀、第二管道、爆炸仓、第三管道以及滤尘部件,风机的出口端连接软膜管的一端,第一管道的一端为入流口并与软膜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隔爆翻板阀,隔爆翻板阀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爆炸仓,爆炸仓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滤尘部件,入流口处设有检测部件,第一管道靠近隔爆翻板阀处设有输粉机,第三管道设有双向隔爆阀,爆炸仓内设有点火头。本发明能模拟实际生产中正压环境下粉尘爆炸的环境,对爆炸防护产品的防爆性能进行测试,使防爆产品的性能检测结果更真实有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尘防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压环境爆炸防护产品防爆性能测试装置,还涉及一种防爆性能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涉粉爆企业的可燃爆粉尘,特别是金属粉尘,遇明火一旦发生粉尘爆炸,通常具有极强的破坏性,波及范围广,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不仅如此,可燃爆粉尘也更容易产生二次爆炸,破坏性更强。然而,由于我国缺乏符合实际生产工艺,特别是正压通风除尘条件下的典型爆炸防护产品的粉尘爆炸防护性能的检验检测系统,致使我国的爆炸防护产品的防爆性能普遍较低,防爆减灾性能不稳定,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粉尘爆炸灾害事故仍时有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正压环境爆炸防护产品防爆性能测试装置,通过模拟实际生产工况中正压通风除尘环境下粉尘爆炸的环境,来对爆炸防护产品的防爆性能进行测试,使防爆产品的性能检测的结果更加真实有效。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爆性能测方法。通过该方法能模拟出真实的正压生产环境,并对爆炸防护产品进行防爆性能的测试,进一步提供准确的防爆性能数据。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正压环境爆炸防护产品防爆性能测试装置,包括风机、软膜管、第一管道、隔爆翻板阀、第二管道、爆炸仓、第三管道以及滤尘部件,所述风机的出口端连接所述软膜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为入流口并与所述软膜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隔爆翻板阀,所述隔爆翻板阀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爆炸仓,所述爆炸仓通过所述第三管道连接所述滤尘部件,其中,所述入流口处设置有检测部件,所述第一管道上靠近所述隔爆翻板阀处设置有输粉机,所述第三管道上设有双向隔爆阀,所述爆炸仓内设有点火头。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爆炸仓上设置有粉尘分散组件,所述粉尘分散组件包括储粉罐、气粉两相电磁阀和分散头,所述分散头设在所述爆炸仓内,所述气粉两相电磁阀的一端连通所述分散头,所述气粉两相电磁阀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粉罐。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爆炸仓上还设置有透明视窗和用于调压的泄爆口。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管道包括若干个短管,若干个所述短管首尾依次连接,各个所述短管上均设有火焰传感器,与所述隔爆翻板阀连接的所述短管上还设有压力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检测部件包括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自由场压力传感器、以及用于记录所述隔爆翻板阀和所述第一管道外的自由场在爆炸测试过程中的温度热力学和火焰动力学演化的记录组件,所述记录组件包括红外温度摄像机和运动摄像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第三管道上还设有用于喷出抑制剂抑制爆炸火焰传播的抑爆部件。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滤尘部件包括旋风除尘组件、第四管道及滤筒除尘组件,所述旋风除尘组件连接所述第三管道,所述旋风除尘组件通过所述第四管道连通所述滤筒除尘组件,所述第四管道设有热沉降管组。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旋风除尘组件包括旋风除尘主体、第一旋转卸料阀和第一粉尘收纳腔,所述旋风除尘主体通过所述第一旋转卸料阀连接所述第一粉尘收纳腔,所述旋风除尘主体设有第一无焰泄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82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