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直流子微网控制方法及子微网群间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7600.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22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杨炜晨;梁志峰;李淼;苗世洪;张世旭;刘志伟;汪鹏;曹侃;周鲲鹏;叶畅;王友怀;胡晓峰;伊华茂;吴炼;孙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H02J3/00;H02J3/38;H02J3/46;H02J3/50;H02J1/10;G06Q50/06;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子微网 控制 方法 子微网群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子微网控制方法及子微网群间控制方法,属于微电网和配电网控制领域,包括:交流子微网控制层面,引入基于离散一致性协议的成本微增量、频率、节点电压及无功分配二次调整项,使得交流子微网各分布式电源等成本微增量,无功按比例分配,频率和公共母线电压恢复至参考值;直流子微网控制层面,引入基于离散一致性协议的成本微增量、和节点电压分配二次调整项,使得直流子微网各分布式电源等成本微增量,公共母线电压恢复至参考值;子微网间协同控制层面,基于成本微增量偏差构造换流器本地控制策略,并进一步引入基于离散一致性的二次调整项,实现功率在不同子微网间的经济分配。实现子微网内及子微网间的自治经济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电网和配电网控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交、直流子微网控制方法及子微网群间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光伏、风机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快速发展,使得配电网更加绿色环保的同时,也为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峻挑战。微电网作为接纳分布式电源的有效手段,已成为分布式电源并网消纳的重要方式,由多个交、直流子微网构成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经济控制策略分为子微网内部控制策略和子微网群间控制策略两部分,从而实现各子微网内部的自治稳定、功率经济分配,以及实现交、直流子微网和双向换流器(Interlinking Converter,ILC)之间的协同优化运行。
现有的交、直流子微网及混合配电网通常采用下垂控制策略,根据各DG单元的容量均衡分配功率。该方法在进行功率分配时未考虑DG单元的经济特性,不能实现对微电网的经济控制,无法满足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经济运行需求。因此,亟需研究面向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经济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直流子微网控制方法及子微网群间控制方法,其目的在于实现对交流子微网、直流子微网的自治经济控制,并实现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的分布式自治协调经济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流子微网控制方法,所述交流子微网包括多个分布式电源,方法包括:S1,利用任一分布式电源与其他每一分布式电源之间的成本微增量差值、频率差值、节点电压差值和无功功率差值,对所述任一分布式电源的成本微增量、频率、节点电压和无功功率分别进行更新,并计算各更新值与相应模拟值之间的差值,得到成本微增量偏差、频率偏差、节点电压偏差和无功功率偏差;S2,对于每一分布式电源,分别对其成本微增量偏差和频率偏差进行PI调节,并将PI调节结果相加以得到其有功二次控制项;分别对其节点电压偏差和无功功率偏差进行PI调节,并将PI调节结果相加以得到其无功二次控制项;S3,利用各分布式电源的有功二次控制项调节其成本微增量和频率,并利用各分布式电源的无功二次控制项调节其节点电压和无功功率,使得各分布式电源调节后的成本微增量相等,所述交流子微网的频率和公共母线电压等于预设的参考频率和参考公共母线电压,且各分布式电源调节后的无功功率与其无功/电压下垂系数的乘积相等。
更进一步地,所述操作S1中更新后得到的成本微增量、频率、节点电压和无功功率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7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