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神经内科诊断工具的收纳盒有效
申请号: | 202011084328.8 | 申请日: | 2020-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07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兰;付玉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兰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A61L2/10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18 | 代理人: | 宋涛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神经内科 诊断 工具 收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神经内科诊断工具的收纳盒,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内部设有放置盒芯,所述主体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后侧壁固定设有蓄电池。本发明通过传导件与第一存放盒和第二存放盒的配合使用,将第二存放盒推回壳板内部,回推壳板将放置盒芯,带动第二导电触点与第一导电触点接触连通电路,再根据亚克力导光板良好的导光性能,从而达到绝佳的灭菌效果,较现有传统的存放盒,可使照射更加均匀,从而实现更佳的灭菌效果,在需要取出部分工具时,仅需使用把手将放置盒芯从主体壳内腔抽出,第二导电触点与第一导电触点分离后断电,自主选用所需的工具,避免紫外线光线对使用者带来的不适感,保证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神经内科诊断工具的收纳盒。
背景技术
神经科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抽搐)、帕金森、癫痫、脑瘫、共济失调、扭转痉挛、孤独症、老年性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四肢麻木、无力)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疾病,有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流变学检查等检测手段。同时诊治神经衰弱、失眠等功能性疾患。神经科的体格检查需要做全身各系统检查,但重点是神经系统。检查范围包括颅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神经反射。此外,病人的共济功能、姿势和步态,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和脑血液供应情况也需检查。颅神经检查医生要检查直接与脑相连接的12对颅神经的功能。外伤、肿瘤或感染都可损伤颅神经的任何部分。需通过检查来确定损伤的确切部位。运动系统的检查运动神经支配随意肌(随意肌产生运动,如像走路的腿部肌肉。)运动神经损伤可导致其支配的肌肉瘫痪或肌力下降。缺少外周神经的刺激,可导致肌肉萎缩(原发性萎缩)。医生要求病人逆阻力做推拉动作,了解各组肌肉的肌力。感觉神经感觉神经把压力、疼痛、冷热、震动、运动及图形感觉传递到脑。通过检查体表感觉来查感觉神经是否正常。当病人体表某部分有麻木、刺痛或疼痛感时,医生先用尖头针轻刺这部分体表,然后用钝头针轻刺同样区域,以此判断病人是否有区别尖锐和钝性感觉的能力。反射反射是机体对刺激的一种自动反应。
在神经科医生进行患者检查时会用到不同种类的诊断工具,此类工具在单次使用后进行良好的消毒处理及存放,以保证下次的再次使用,但现有的用于对诊断工具的存放盒在使用时,仍会发生器械的污染问题,造成细菌滋生,即使带有自灭菌功能的收纳盒,其灭菌效果往往因器械遮挡影响自身的灭菌效果,在使用时需要再次使用,影响使用者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神经内科诊断工具的收纳盒,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收纳盒灭菌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神经内科诊断工具的收纳盒,包括主体壳,所述主体壳内部设有放置盒芯;
所述主体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后侧壁固定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一侧设有两个第一导电触点,所述壳体内腔两侧壁均设有第一滑行架,所述第一滑行架底部设有限位架,所述第一滑行架和限位架均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底壁固定设有第二滑行架;
所述放置盒芯包括壳板,所述壳板一侧固定设有主体盒,所述主体盒两侧均固定设有第一滚轮,所述主体盒底部固定设有第二滚轮,所述主体盒顶部设有第一存放盒,所述主体盒两侧均可拆卸设有多个第二存放盒,所述第一存放盒与第二存放盒之间设有传导件,所述传导件和第一存放盒均与主体盒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存放盒包括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一端固定设有盒板,所述第一盒体另一端设有连接凸块,所述连接凸块与第一盒体一体成型;
所述传导件包括导光块,所述导光块两侧均匀开设有多个连接槽,所述导光块中心处开设有放置空腔,所述放置空腔内部设有紫外线灭菌灯;
所述限位架包括第一H型架,所述第一H型架四角均设有脚架,所述脚架倾斜设置,且脚架与第一H型架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兰,未经王海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08432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纺并条机的防静电圈条盘
- 下一篇:一种酱油制作方法